君不见白日光,不照幽草心。又不见石上云,肤寸遂成阴。
世间会合良难得,况有巧言能烁金。伏波槁葬魏碑仆,当时岂是非知音?
智谋启疑忠逆耳,平地反掌生崎嵚。行路难,愁最深。
诗句解析
君不见白日光,不照幽草心。
- 君不见:这里指的可能是读者或听众对诗人的呼唤和期待。
- 白日光:比喻光明、希望。
- 不照幽草心:暗指那些被忽视、不被理解的人或事物。
又不见石上云,肤寸遂成阴。
- 又不见:同样表示强调。
- 石上云:可能指的是坚定的意志或信念,如“云”般高耸且不可动摇。
- 肤寸遂成阴:意指即使是微小之物也能形成阴影。
世间会合良难得,况有巧言能烁金。
- 世间会合:指人与人之间的相聚和交往。
- 良难得:非常难得。
- 巧言能烁金:形容言辞巧妙能够迷惑人心,如同金石般坚硬的物质也能被言语所熔化。
伏波槁葬魏碑仆,当时岂是非知音?
- 伏波:指东汉名将马援,字伏波。
- 槁葬:意为简朴的葬礼。
- 魏碑仆:指的是魏碑刻工,可能是指雕刻技艺精湛但命运多舛的工匠。
- 非知音:表明在当时并不被人理解和赏识。
智谋启疑忠逆耳,平地反掌生崎嵚。行路难,愁最深。
- 智谋启疑:用智谋引发疑虑。
- 逆耳忠:虽然忠诚但往往被误解或不被理解。
- 平地反掌: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就能成功,也暗示了成功的代价可能是牺牲。
- 崎嵚:形容道路崎岖不平。
译文与注释
《行路难》是李白的一首著名诗作,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旅途艰难的感慨以及对于社会不公的批判。
君不见白日光,不照幽草心。
又不见石上云,肤寸遂成阴。
世间会合良难得,况有巧言能烁金。
伏波槁葬魏碑仆,当时岂是非知音?
智谋启疑忠逆耳,平地反掌生崎嵚。
行路难,愁最深。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李白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其中,“白日光”、“石上云”等意象具有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对立看法。同时,“伏波”、“魏碑仆”等词汇也富有历史和文化背景,增加了诗歌的艺术魅力。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是中国古诗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