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丘,望远海。长风簸浪高于山,蓬莱宫阙无光采。
云雾翳阳谷,羲和安所之?鲸鲵作队行,鳞鬣如朱旗。
精卫衔石空有心,口角流血天不知。登高丘,望远海。
弱水浩荡不可航,一望令人玄发改。
【注释】
登高丘:登上高山。
蓬莱宫阙:指神话传说中的仙境,也指帝王的行宫或仙山。
羲和:传说中负责驾四龙拉车的车神。安:何处,哪里。
鲸鲵(jīn ní):大鱼名,此处形容水势浩大。
精卫衔石:传说精卫鸟每天从东海取石来填海。
弱水:神话传说中溺死的人就沉入这水里,所以叫弱水。一望令人玄发改:意思是说,远望一眼就会使人的头发变白。玄,黑色。
【译文】
登上高山远望大海。长风掀动波浪比山还要高,蓬莱宫中的宫殿光彩全无。
云雾遮住了阳光照耀的谷地,是谁能知道驾车之神羲和去了哪里。
巨大的鱼类排成队伍在海面上游过,它们的鱼鳞好像红色的旗帜。
虽然精卫鸟每天不停地用嘴叼石头想把大海填平,但口中的血依然流得不停。
登上高山远望大海。
那浩渺的弱水无法渡航,只看一眼都会让人头发变成白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作者通过登高丘而望远海,抒发了自己对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
第一句“登高丘”,交代了诗人的行动——登上高山。第二句“望远海”,则是诗人的目的——眺望远方的大海。这里,诗人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眼前所见与心中所想相对照,突出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迷茫。接下来三句,诗人以描绘自然景观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长风簸浪高于山,蓬莱宫阙无光采”一句,形象地描绘出大海的壮美景象。然而,在这壮丽的自然景观面前,诗人却感到自己如同身处仙境一般,失去了现实的感觉。“云雾翳阳谷,羲和安所之?”一句,则是诗人在感叹自己的渺小和无力。这里的“羲和”是指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他掌管着日出日落的时间。诗人在这里借羲和之问,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鲸鲵作队行,鳞鬣如朱旗”以及“精卫衔石空有心,口角流血天不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这两联诗句中,诗人以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了海洋生物的巨大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力量和勇气的追求。然而,当他看到这些生物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时,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梦想和追求。于是,他的心中充满了失落和痛苦。这种情感在他的最后两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登高丘,望远海”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现实时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