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风吹沙石走,江中涛浪如牛吼。
鄂君绣被寒无香,江水不如残夜长。
《江上曲》是南朝齐诗人谢朓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诗歌原文:
江上春风沙石走,江中涛浪如牛吼。
鄂君绣被寒无香,江水不如残夜长。诗歌翻译:
江面上吹过的风使得沙石滚动,江中的波浪像一头牛在怒吼,但鄂君的绣被却因为寒冷而没有香味。相比之下,江水似乎比那天上的残夜还要长久。诗句注释:
- 江上春风沙石走:形容江上风大,沙石被风吹得四处飘散。
- 鄂君绣被寒无香:鄂君指古代楚国人物鄂君,这里用来形容被子厚重且保暖。
- 江水不如残夜长:暗示江水的流动和时间的流逝相比夜晚更加漫长。
- 诗歌赏析:
- 自然景观描绘:诗中的“江上”和“江中”分别描绘了江面的宽广与波涛汹涌的景象,通过对比增强了对自然力量的描写。
- 人物情感表达:通过鄂君的比喻,诗人表达了一种对温暖、舒适生活的期望和对寒冷环境的不适应。
- 时间感的对比:“不如残夜长”则巧妙地将江水与残夜进行对比,突出了江水持续不断的流动感,与夜晚相对静止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也反映了他对人世变迁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江上风物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季节变换的敏锐感知,谢朓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诗意的自然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