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切复凄切,绿萍初生池水竭。兰根压霜芽不茁,春风泠泠逐秋月。
蓼虫食苦甘如酒,卷葹虽生心巳朽。扬州青镜蚀土花,玉匣琼台复何有?
君不见人间日月如飞梭,地下相从应始多。

【注释】

①节妇:指守节的女子。

②凄切复凄切:形容哀痛的声音。

③绿萍:浮生水面的一种植物,初出时颜色青绿。

④兰根:兰草的根。

⑤泠泠:冷清的样子。

⑥蓼虫:蓼科植物的幼虫。

⑦卷葹(yín):一种寄生在卷柏上的小虫。

⑧玉匣琼台:用玉石做成的匣子和楼台。比喻富贵豪华的生活。

⑨飞梭:织布时梭子的来回移动,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⑩地下相从:在地上的人死后灵魂与死者相依为伴。这里指死去的人。

【译文】

悲伤又悲伤,绿萍刚刚生长出来,池塘的水却干涸了,兰草的根被寒霜冻死了,春天的凉风轻轻地追逐秋天的明月。

蓼虫咬着苦涩的食物甘如酒,卷柏的小虫即使生长了但心已腐朽了,扬州的青镜蚀去了泥土的花,玉匣琼台又有什么值得拥有的呢?

人们看不到人间日月如飞梭般的流逝,人死之后灵魂才真正开始了相依为伴的历程。

【赏析】

《节妇吟》是一首描写一位守寡妇女生活遭遇的诗。诗人通过这位守寡妇女的悲凉经历,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残酷地摧残人的命运这一社会现象。

诗的前六句写守寡妇女生活的悲惨境遇。她悲痛欲绝,哀声不断,仿佛连池塘中的新萍也被她的哀声所震落。“兰根”句是说兰草的根被霜冻结死了,这正反映了守寡妇女处境之凄凉:春天来了,而她的芳华已随春水逝去。“春风”二句,写守寡妇女在孤寂中苦苦等待丈夫归来。她忍受着孤独的煎熬,盼望着能听到丈夫的声音;然而丈夫却始终杳无音信,使她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春风”二句,以景结情,表现了守寡妇女对丈夫的殷切期望和深沉思念。

七、八两句进一步渲染守寡妇女的哀伤。蓼虫咬着苦味的食物,却像喝着美酒一样;卷柏的小虫虽然已经生长起来,但是心思已经败坏了。这是守寡妇女痛苦心情的具体化,也是作者同情守寡妇女心情的深化。

九、十两句是对前六句的概括,并把守寡妇女的不幸命运推向高潮。“扬州青镜”四句是说守寡妇女在寂寞生活中,终日以泪洗面,终于衰老不堪。玉匣琼台,本是富家女子的妆奁,现在却被守寡妇女当作尘世的玩物。这既是守寡妇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也是作者对她的同情。

十一、十二两句是全诗的总括性议论,也是作者借守寡妇人的口吻抒发自己对于人生和宇宙的看法。作者认为人死之后才能进入另一个世界,在那里才能摆脱人间的枷锁。因此,作者劝诫人们不要过于看重人间的荣辱得失,要珍惜生命,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

这首诗在艺术上很有特色,它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人通过对一个守寡妇女的遭遇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的精神的摧残。诗人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刻画,使诗歌具有强烈的形象感。特别是“卷葹虽生心已朽”,这两句诗,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既突出了守寡妇人内心的痛苦,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总之,这首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