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手持春鸟图,劝我试作春鸟歌。
凤凰不来碧梧老,喧啾奈此春鸟何。
黄鹂巧言紫燕舞,名花掩冉薰天和。
一双飞起白练带,纷纷引类无空柯。
画眉黄口弄奸丽,白头何事犹奔波。
瑶池蟠桃实如斗,春光似比人间多。
青鸾无信灵鹊远,惊波杳渺生银河。
天孙欲渡未可得,岁月鼎鼎成蹉跎。
何为一朝亦下集,争雄鼓态翻巢窠。
不知帝履仁祝网,反说臣尉门张罗。
呜呼我歌止于此,仙人黄鹤当来过。
【注释】:
王生:诗人自称。春鸟图:描绘春天的鸟类图。劝我试作春鸟歌:让我试着写一首描写春天鸟儿的歌。
凤凰: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高贵、美好的事物。碧梧:翠绿的梧桐树。喧啾:鸟鸣的声音。奈:无奈,无可奈何。
黄鹂巧言紫燕舞,名花掩冉薰天和:黄鹂在枝头婉转地歌唱,紫燕在花朵间翩翩起舞。名花掩冉:美丽的花朵掩映着阳光。薰天和:香气四溢,使天空都显得和谐起来。
一双飞起白练带,纷纷引类无空柯:一对燕子展翅高飞,仿佛是白色的飘带在空中飞舞,其他的燕子也纷纷跟着一起飞走,没有一只留在树枝上。引类:指其他同类。无空柯:即“无空”的倒装,意思是说没有一只燕子留在树上。
画眉黄口弄奸丽,白头何事犹奔波:画眉鸟黄嘴娇艳可爱,但它们却忙于嬉戏追逐;白头的燕子为什么还要四处奔波呢?画眉黄口,形容画眉鸟的羽毛颜色。黄口,黄色嘴巴。弄奸丽,戏耍狡诈。白头,此处形容燕子已老。
瑶池蟠桃实如斗,春光似比人间多:传说中西王母的瑶池里蟠桃结得硕大无比,其果实之大犹如斗一样;相比之下人间的春天景色虽好,却不如瑶池的春光美好。
青鸾无信灵鹊远,惊波杳渺生银河:青鸾没有消息,灵鹊也不再出现,让诗人感到困惑和不安;而那惊涛骇浪,更是令人感到渺茫和遥远,就像银河一样遥不可及。
天孙欲渡未可得,岁月鼎鼎成蹉跎:天帝想要渡过银河来到人间,但却未能成功,时光流逝,岁月漫长,让人白白浪费了青春。
何为一朝亦下集,争雄鼓态翻巢窠:为何要等到有一天才聚集在一起,然后争强斗胜?它们的巢窠被翻动,好像在鼓噪着要争斗。争雄:竞争胜利。
不知帝履仁祝网,反说臣尉门张罗:不知道皇帝施行仁政禁止捕鱼以护养万物,反而说是臣下私自设置网罗捕捉飞禽。履仁,施行仁政。祝网:古代一种保护鱼类的捕捞网。
呜呼我歌止于此,仙人黄鹤当来过:唉!我的诗歌就写到这儿为止吧,希望有朝一日仙人黄鹤能够降临到这里。
【赏析】:
这是一首借咏物抒怀的小诗。诗人用生动传神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景图,并借物喻人,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开头两句“王生手持春鸟图,劝我试作春鸟歌”,点明题旨,交代了全诗的背景。王生手拿一幅春天鸟兽图画,请笔者作一首赞美春天鸟兽的歌。诗人欣然答应,便开始咏物抒怀。
“凤皇不来碧梧老,喧啾奈此春鸟何?”凤凰不来,碧梧桐已经衰老了,那聒噪的鸟儿又有什么办法呢?诗人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把梧桐比喻成老人,把鸟儿比喻成小孩子,既写出了梧桐的苍劲,又写出了鸟儿的活泼可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凤凰到来的热切盼望。
“黄鹂巧言紫燕舞,名花掩冉薰天和。”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春景图。诗人用黄鹂的美妙声音和紫燕的翩翩舞姿来衬托名花的美丽,同时用“掩冉”二字来形容名花的娇美,形象地写出了名花在阳光下摇曳生姿的情景;“薰天和”三个字则把名花的香气扩散到整个天空和大地,使整个春天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一双飞起白练带,纷纷引类无空柯。”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春天鸟儿的美好形象。一群鸟儿展翅高飞,仿佛是一条白色的长带随风飘扬;其他的鸟儿也都跟随着飞走,没有一个落在树枝上。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把鸟儿飞翔的样子写得非常生动;同时用“无空柯”来说明其他鸟儿都没有落在地上,只有一对鸟儿还停在树上,突出了这对鸟儿与众不同的特点。
“画眉黄口弄奸丽,白头何事犹奔波。”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其他鸟儿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画眉鸟黄嘴鲜艳可爱,正在嬉戏追逐;白头的老燕子为什么还要四处奔波呢?诗人通过对鸟儿外貌和行为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它们生活的关切和同情。
“瑶池蟠桃实如斗,春光似比人间多。”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展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色。诗人描绘了西王母瑶池里的蟠桃结得硕大无比,其果实之大犹如斗一样;相比之下人间的春天景色虽好,却不如瑶池的春光美好。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而且使读者更加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和神奇。
最后两句“青鸾无信灵鹊远,惊波杳渺生银河。”诗人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感慨之情。青鸾没有消息,灵鹊也不再出现,让诗人感到困惑和不安;而那惊涛骇浪,更是令人感到渺茫和遥远,就像银河一样遥不可及。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担忧和迷茫,又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敬畏和惊奇。
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生命、探索世界的良好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