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忠厚古人流,两鬓风霜为国忧。
黄甲题名前进士,白头死难古宣州。
高城留得苌弘血,故友应同李黼游。
弱弟自惭无气力,未能申请达宸旒。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伯兄的忠贞不渝,“死生”二字写出了他对国事的忠诚与坚定。颔联写伯兄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两鬓风霜为国忧”一句,道出了伯兄忧心于国家的疾苦。颈联写伯兄的壮烈牺牲,“黄甲题名前进士”,是说伯兄在朝廷做官,却为国家而献身。尾联写伯兄的不幸遭遇,“未能申请达宸旒”,表达了作者的遗憾之情。此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答案】
(1)哭伯兄存吾推官天历庚午,进士署高城门曰:“身随下士同甘苦,誓与高城共死生。”
译文:我哭你伯兄时,高门上题着:“身随下士同甘苦,誓与高城共死生。”
注释:高门:指高大的城墙。下士:低贱的人。
(2)寸心忠厚古人流,两鬓风霜为国忧。
译文:我的心里忠厚老实像古人一样,两鬓的白霜都是为国家忧愁。
注释:两鬓:双鬓,这里指头发。
(3)黄甲题名前进士,白头死难古宣州。
译文:黄甲榜上的名字是你,白头发的死难是在你宣州。
注释:黄甲榜:明清科举制度中的乡试、会试、殿试均分三等九级,分别用黄纸、红纸、黑纸书写,所以称为黄甲、红甲、黑甲;黄甲榜上的名字,是指中举人。
(4)高城留得苌弘血,故友应同李黼游。
译文:高城的城墙留下了苌弘的血,老朋友应当和李黼一起游玩。
注释:苌弘:春秋时蜀大夫,曾为蜀王作守城战备,后被秦国所俘,秦要他投降,他说:“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秦王只好将他的心脏挖出烹煮。李黼:宋代官员。
(5)弱弟自惭无气力,未能申请达宸旒。
译文:我弟弟弱小惭愧没有力量,不能向皇上请求恩准。
注释:弱弟:指弟弟。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其伯兄时所作。诗人对伯兄忠贞不渝、忠于国事的品格十分敬佩,对其不幸遇难感到惋惜。诗人运用比喻,把伯兄比作苌弘;又运用对偶手法,把伯兄比作李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