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门外问浮槎,路隔溪南处士家。
梅子渐肥栀子瘦,黄鹂啼尽雨中花。
【注释】:
新春谩兴——新春,即春天。谩,同“漫”,随意、任意的意思。兴,兴致,兴致勃勃地行动起来。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来临,我随意的行动,去门外问浮槎。杖藜,拄着拐杖。浮槎,古代传说中一种会飞的木筏子。路隔溪南处士家——处士,古代未做官或辞官不做的人。这里指隐居的人。这句诗的意思是:我拄着拐杖到门外,想打听一下浮槎的情况。路隔溪南,指离我住处不远。处士家,指住在溪南的隐士家。
梅子渐肥栀子瘦,黄鹂啼尽雨中花。——梅子,泛指梅树的花和果实,因为梅树开花时,果实也成熟了。栀子,栀子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看那梅树上的花儿越开越大,而栀子树上的花儿越来越小;黄莺在雨中不停地歌唱,唱得花儿都落了。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写的是初春时节的景象。首句“杖藜门外问浮槎”,写诗人拄着拐杖到门外去问一问浮槎(即木筏)的消息。“杖藜”是古人游山时用的拐杖,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出游。“外”字,既表明地点,又表明诗人的行动方向。“浮槎”,即木筏,传说中会漂浮的木排,这里用来代泛指行船。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拄着拐杖到门外去询问木筏的消息。“路隔溪南处士家”,点明诗人要去的地方是溪南的隐士家。后两句是写初春景色:梅子渐肥,栀子渐瘦。“梅子”泛指梅花。“栀子”是栀子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看那梅花树上的花朵越开越大,而栀子树上的花朵越来越小。“黄鹂啼尽雨中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看黄莺在雨中不停地唱着歌,唱得花儿都凋谢了。赏析:“梅子渐肥栀子瘦”一句中,诗人把春天的景色描绘得十分美妙。梅子渐渐肥大了,栀子花却逐渐枯萎了,这是由于梅子花开的时候,正是栀子花开的时候,所以栀子花被压在下面的缘故。“黄鹂啼尽雨中花”一句中,诗人把春天的景色描绘得更加生动。黄鹂在下雨时不停地叫唤,唱得花儿都凋谢了。这两句诗都是从视觉角度描写春天景色的,但前句是从远看的角度来写的,后句是从近看的角度来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