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四朝日,河汾千载馀。
曲台家乘礼,东观世藏书。
诵岂多三箧,名因出九胪。
殿前曾剑履,师傅几人如。

功德四朝日,河汾千载馀。

曲台家乘礼,东观世藏书。

诵岂多三箧,名因出九幘。

殿前曾剑履,师傅几人如。

注释

  1. 功德四朝日:表示对朝廷的深厚功德如同四代皇帝一样长久。
  2. 河汾千载馀:黄河和汾水历经千年,象征时间的悠久和文化的传承。
  3. 曲台家乘礼:在曲台上家族世代相传的礼仪制度。
  4. 东观世藏书:指收藏了大量书籍的东观图书馆(古代皇家档案馆)。
  5. 诵岂多三箧:诵读的书籍数量多到可以装满三个书箱。
  6. 名因出九幘:名声显赫,如九幘之高,难以匹敌。
  7. 殿前曾剑履:曾在皇宫中穿着官服,象征着崇高的地位。
  8. 师傅几人如:询问有多少位师傅能够达到如此高度。

赏析

本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的作品《太保刘文安公彰恩卷》中的一节,全诗通过对刘文安公一生事迹的描写,赞美了他的德才兼备以及对国家的贡献。整首诗以历史长河为背景,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历史人物的伟大形象。

诗中多次运用了“四朝”、“千载”等词汇,强调了刘文安公的历史地位及其功绩的深远影响。通过对比“曲台家乘礼”(家族世代传承的礼仪制度)与“东观世藏书”(收藏丰富知识的东观图书馆),诗人突出了刘文安公学识渊博和对文化保存的重视。同时,通过提到“诵读书籍数量多到可以装满三个书箱”,诗人表达了对其知识深度和广度的钦佩。

结尾部分,“殿前曾剑履”和“师傅几人如”两句,则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联系起来,反映了作者对刘文安公作为一代宗师地位的认同和尊敬。这不仅是对刘文安公个人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于忠诚、学问和道德的普遍追求。

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颂扬,也是对传统儒家价值观的一种弘扬,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社会责任和历史贡献的认知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