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斋弦诵日,鸣佩更珊珊。
江泻瑶池色,窗摇玉树寒。
何来沧水使,将献白云坛。
牛斗千山外,晴虹几度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学士在玄玉斋中读书吟咏的场景。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联”高斋弦诵日,鸣佩更珊珊”,描绘了学者的书房环境,书声琅琅,琴瑟和鸣,象征着学识渊博。同时,“鸣佩”指的是佩饰叮咚,也暗喻着学者的儒雅气质。
颔联”江泻瑶池色,窗摇玉树寒”,则描绘了学者眼中的自然景象。江水如瑶池般清澈,窗前之景如同玉树般清冷,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感觉。
颈联”何来沧水使,将献白云坛”,则揭示了这位学者的身份背景。沧水使者,指代的是文人学士,他们被派往朝廷,向皇帝进献诗文,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而“云坛”则代表着皇帝的宝座,象征着学者的尊贵身份。
尾联”牛斗千山外,晴虹几度看”,则描绘了学者仰望天空的景象。牛斗星在天边闪烁,彩虹横跨天际,这些自然景象都象征着诗人的志向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通过对书房、江水、自然景象以及星空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通过诗人与沧水使者、白云坛的关联,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与热爱的情感。整首诗既有优美的意象,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是一首值得赏析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