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游因好道,能诵五千文。
帽湿双林雨,衣披十岳云。
江湖犹作客,猿鹤正思君。
归去张公洞,秋天长啸闻。

【注释】

  1. 董山人:即董奉,字彦通,东汉隐士。传说他好道术,隐居在江西上饶县的双林寺,后人称其为“双林先生”。张公洞:在江西九江市西。2. 归阳羡别业:阳羡别业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在江西南部建立的别墅,这里指董奉的隐居之地。3. 五言文:指《道德经》五千字,这是道家经典之一。4. 双林雨:指董奉隐居地周围的云雾。5. 十岳云:指庐山一带的云雾。6. 江湖:指长江、黄河等大河。7. 猿鹤:喻指隐士。8. 秋天长啸闻:指在秋天独自啸声长鸣。9. 归去:归去张公洞。
    【赏析】
    这首诗是送董山人归阳羡别业时所作。首联写董山人因好道而远游,并诵《道德经》五千言。颔联写董山人的居处,他的帽被雨淋湿了,衣服被云雾披着。颈联写他仍像江湖中的客人一样四处漂泊,思念着隐居的董山人。尾联写他准备归隐到张公洞,秋天独自啸声长鸣。
    此诗以“送”字开篇,紧扣题旨;颔联对仗工整,形象生动地描写了董山人和蔼可亲的形象,以及他隐居的环境和居所的清幽,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颈联用典,将董山人比作江湖中的客人,既写出了他在世时的处境,又写出了他归隐后的状态;尾联表达了诗人对董山人的思念之情和归隐的想法,也表现了诗人的豁达胸襟。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很好的送别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