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草三秋色,金风一夕寒。
书缘多难绝,月在异乡看。
凄断惊霜角,迟回望露盘。
刀头今未定,谁最忆长安。
【注释】
- 九月十五夜月:指农历九月十五日,是一年中月亮最圆的时候。
- 瑶草:《离骚》有“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句,王逸注:“采其白华以为服。”《楚辞·九章·惜芳篇》:“采芳若饵,无水不酌;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王逸注:“言采芳为衣,以芙蓉为裳也。”又《远游篇》云:“纫秋兰以为佩兮,杂芳菲以为裳。”《山海经·西山经》:“首阳之山……有草焉,员叶而方茎,黄华而赤实,名曰菟丝……”郭璞注:“菟丝者,蔓生,引木而生,或在木上,故曰引木也。”《文选·张衡<思玄赋>》:“援素琴而高歌兮,声激切以哀哭。”李善注引《楚辞》云:“悲忧愁叹,气结于心。”《楚辞·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刘良注:“秋气清肃而萧瑟,草木摇落而变衰。”《古诗十九首》之一:“皎皎明月光,何似双飞鸟?”
3、金风:秋风。《诗经·小雅·北山》:“我徂维京师,执豕无决。”“秋风肃肃,晨风懤懤。”
4、异乡:异地他乡。
【赏析】
此诗首句即点明时间地点,“九月十五夜月”,是诗人在异地的所见所思,与《古朗月行》中“小时不识月”的“望星月而思亲”相比,更显得孤寂凄冷。
第二联写诗人思念故乡之情。“多难绝书缘”一句暗合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之意。诗人因战事被征入关外,远离家乡,音讯断绝,无法与家人联系,只能寄望于远方的亲人了。
第三联写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前二句化用了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意境。诗人虽身在他乡,但依然怀念着故乡的一草一木,特别是那片熟悉的土地和亲人。
第四联写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霜角”“露盘”都是古人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之物。诗人用这两个意象,既表现了他对故乡的深情厚意,也表达了他对家乡人民生活的关切之情。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沉婉约,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故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采用了比兴手法。“瑶草三秋色”中的“瑶草”象征着故乡的美好景象和美好事物。“金风一夕寒”中的“金风”则暗示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整首诗以“瑶草”为线索,将“九月十五夜月”这一具体事件串联起来,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同时,通过对比故乡的美好景象和战争的残酷无情,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战争中无辜人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