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川晴雪后,驻马董生祠。
帷在知曾下,园荒似不窥。
疏林堕残叶,枯柳宿寒鸱。
老作江都客,传经愧我师。

【注释】

  1. 景州:今河北景县城。董子祠:东汉董仲舒,广川王刘去的相,死后封为“文成侯”,在景州有祠庙。2. 帷:帐幔。3. 知曾:董氏子弟。4. 园荒:指董氏庄园荒芜破败。5. 疏林:稀疏的树林。6. 枯柳:枯萎的柳树。7. 宿寒鸱(chī痴):停息在寒冷的树枝上的乌鸦。8. 老作江都客:年老了,成为江都县的客人。9. 传经:传授《春秋左氏传》。愧我师:以董仲舒为老师,自己感到惭愧。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时的作品。据《唐才子传》:“韦应物,字叔山,京兆人。”又《全唐诗》中有韦应物的《赠别董大二首》,其中第二首有“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之句,与这首诗的风格相同,可以推测,此诗应是作者晚年之作,其风格已趋向苍凉、沉郁。
    首联写诗人抵达董仲舒祠堂后的情景。“广川晴雪后”,即景起兴,点出时间是在初冬。“驻马董生祠”,表明诗人来到此地的目的,是为了拜访董仲舒。“帷在知曾下”,说明董仲舒的祠堂已经废弃不用了,但那帐幔依然悬挂在祠堂里。“园荒似不窥”,则表明董仲舒的庄园早已荒废破败,连看上一眼都懒得看了。这一句中,用“帷”和“园”来比喻“知”,“不窥”和“似”来渲染董仲舒祠堂的荒凉冷落,可见诗人对董仲舒的敬仰之情。
    颔联进一步写景:“疏林堕残叶,枯柳宿寒鸱”。这里,“疏林”是指稀疏的树林,“坠残叶”是指树上的叶子已经坠落,“宿寒鸱”是指栖息在树木上的寒鸦。两句通过描写树林、落叶、寒鸦等景物,烘托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
    颈联紧承颔联而来,“老作江都客”,意思是我已经成为了江都县的客人,也就是流落他乡的游子;“传经愧我师”,意思是我作为他的弟子,却愧对了他的恩师。这一句中,诗人用“传经”来形容自己对老师的态度,既表明了自己对老师的崇敬之情,又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愧疚之情。
    尾联“景州谒董子祠”是全诗的总结。诗人通过对董仲舒的赞美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无奈。这种情感既体现了诗人的胸怀壮志,又展示了他的人生坎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