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虏亭边早戒寒,归人双旆动江干。
法曹宠饯搴舟送,客部题诗把袂看。
别后鹓鸿趋紫禁,愁来钟鼓忆长安。
烟波万里怜予远,日暮空歌澧有兰。
注释:
黄主客赵谭二大理出饯江上:指唐代宗大历五年(770)秋,诗人与黄、赵、谭三位大理寺官员在长江边送别友人。
征虏亭:地名,位于今湖北公安县西南。
双旆:古代官吏出行时所乘的车前后各有一对旗。
法曹:官名,掌司法。
搴舟送:登上小舟去送别。
客部:即客曹,官名。
把袂看:拉着衣袖看诗。
别后:分别之后。
鹓鸿:鹓和鸿,都是古代的鸟名,比喻贤人。
紫禁:皇宫,这里指代朝廷。
钟鼓:古代宫室中击打的乐器。
日暮空歌澧有兰:日落时分独自高歌澧州(今湖南澧县)有兰花的诗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五年(770)秋,诗人与黄、赵、谭三位大理寺官员在长江边送别朋友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全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第一句“征虏亭边早戒寒”,描写了送别时的环境和氛围。征虏亭,位于今湖北省公安县西南,是唐代诗人杜甫曾登临作诗的地方。这句诗通过描绘天气寒冷的景象,烘托出送别的凄凉气氛。
第二句“归人双旆动江干”,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人物。归人,指送别的朋友。双旆,即双旌,古代官吏出行时所乘的车前后各有一对旗。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归人的动态,以及江边的景色,进一步烘托出送别的凄凉气氛。
第三句“法曹宠饯搴舟送”,提到了送别的具体方式。法曹,官名,掌司法。搴舟送,登上小舟去送别。这一句诗通过描绘具体的送别方式,进一步烘托出送别的凄凉气氛。
第四句“客部题诗把袂看”,提到了送别的内容和情景。客部,即客曹,官名。题诗,指写诗赠别。把袂看,拉着衣袖看诗。这一句诗通过描绘写诗赠别的情景,以及送别的人物和情感,进一步烘托出送别的凄凉气氛。
第五句“别后鹓鸿趋紫禁,愁来钟鼓忆长安”,描述了分别后的情景和思念之情。鹓鸿,鹓和鸿,都是古代的鸟名,比喻贤人。紫禁,皇宫,这里指代朝廷。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分别后的情景和思念之情,以及皇宫中的钟鼓之声,进一步烘托出送别的凄凉气氛。
第六句“烟波万里怜予远”,描述了离别时的心情和感受。烟波万里,形容距离遥远。怜予远,表示对远方朋友的同情和关心。这一句诗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心情和感受,进一步烘托出送别的凄凉气氛。
最后一句“日暮空歌澧有兰”,点明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日暮空歌,意思是在日落时分独自高歌。澧有兰,意为澧州(今湖南澧县)有兰花,借指诗人自己或他的家乡。这一句诗通过描绘日落时分独自高歌的情感和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以送别为背景,通过描绘环境、人物、情感和主题等方面的细节,成功地营造了一幅离别的场景和情感画面,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也展示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