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君祠屋楚江干,到日祠前木叶丹。
院近湖光临晚静,阁连山色入秋寒。
霜清揽袂搴洲莽,日落回桡咏澧兰。
尔向豫章寻旧隐,东都应忆汉衣冠。

【注释】

海珠寺:古寺名,在今广州市。

钧弟:即张钧,作者的弟弟。

孺子祠:汉代豫章郡(今江西南昌)有孺子祠,相传是为纪念汉初长沙定王刘发(即孺子)而建的。

聘君祠:指张钧的祠堂。

楚江干:指长江边。

到日:抵达之日。

木叶丹:树木的叶子由绿变红。

湖光:湖上风光。

阁连山色:山阁和山峰连在一起。

洲莽:大洲。

搴:拔取。

澧兰:澧水边的兰花。

尔向豫章寻旧隐:你到豫章去寻觅你的旧居。

东都:洛阳,古代称国都为“东都”。

应忆:应该记得。

衣冠:衣冠礼乐,古代指士人。

【赏析】

此诗是诗人送弟弟赴任江西时所作,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弟弟的深情厚意,并寄寓了自己希望弟弟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期望之情。全诗意境清新,语言质朴,格调高雅。

首联写景,起得高远清疏。

颔联写景,写景中又暗寓人事。“院近”句,写诗人与弟弟相别时的情景;“阁连”句,写诗人与弟弟分别后的情景。这两句诗,既点出地点、时间、人物,又点出了人物的心情,同时将景色与人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颈联写景,景中又含情。“霜清”句,写秋夜之景;“日落”句,写黄昏之际的景物。这一联,不仅写出了诗人对弟弟远行后的思念之情,而且把自然景物人格化,使景物充满生命,更增添了诗人对弟入远行的关切。

尾联抒怀,寄语弟弟。尾联是全诗的重点,也是全诗的高潮。它既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深情厚谊,又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殷殷嘱托。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但景中有情。诗的开头二句就点明题目中的“赋得”,说明这是一首咏物诗。接着,诗人便从海珠寺写起了。他描绘了一幅海珠寺的图画:聘君祠坐落在江畔,每到秋季的时候,树影儿也变成了红色。“楚江干”三字,既点明了地点,又渲染了一种苍茫凄迷的氛围。然后,又从江边写到院里:“院近湖光临晚静,阁连山色入秋寒。”这两句诗,既是写景,又是写人。湖面的宁静,山色的苍凉,都是诗人所见所感。特别是“临晚静”,“入秋寒”,这两个词组,不仅写出了湖光山色的动态美,而且使人感到一种凄冷的秋意。这就有力地烘托出了一个人在深秋时节的孤独、寂寞和凄凉之感。最后,诗人又写到了弟弟:“霜清揽袂搴洲莽,日落回桡咏澧兰。”这两句诗,既是写景,又是写人。“霜清”、“日落”,都是写时间,而这两句诗却通过“揽袂”“回桡”“搴洲莽”“咏澧兰”,表现出了人物的内心感受。“霜清”一句,既写了秋天的气候,又写出了诗人的心境;“日落”一句,既写出了时间的推移,又写出了诗人的感情。这两幅画,虽然景物不同,但感情却是相通的。

写得很有特点。首先,它是一首咏物诗;其次,它又像一首抒情诗;再次,它还像一首叙事诗。这种写法,既增加了诗意的表现力,又增加了诗歌的容量。因此,这首诗,可以说是一篇成功的咏物抒情小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