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客蓬蒿已十年,中原多难最堪怜。
牂牁流水全通粤,岣嵝归鸿直过燕。
笳鼓渐闻催战舰,关河一望隔烽烟。
江南保障群公在,莫使渔樵病税钱。
倦客蓬蒿已十年,中原多难最堪怜。
牂牁流水全通粤,岣嵝归鸿直过燕。
笳鼓渐闻催战舰,关河一望隔烽烟。
江南保障群公在,莫使渔樵病税钱。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倦客蓬蒿已十年”
- 解析:诗人自指因战乱而长期漂泊在外,生活如同被遗忘的蓬蒿一般,已经十年没有安稳的生活了。
- 背景:此处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和对现状的无奈。
- “中原多难最堪怜”
- 解析:中原地区战火纷飞,民不聊生,诗人深感痛心。
- 背景: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以及对人民的同情。
- “牂牁流水全通粤”
- 解析:牂牁江水流经广东,象征着南方的稳定与繁荣。
- 背景:通过自然景观表达诗人对南方安定生活的向往。
- “岣嵝归鸿直过燕”
- 解析:归鸿比喻远方的亲人或友人,他们像归鸿一样直接飞过燕地。
- 背景:反映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他们安全归来的愿望。
- “笳鼓渐闻催战舰”
- 解析:战场上的战鼓和笳声逐渐响起,预示着战斗即将开始。
- 背景:展现了战争前的紧张气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的恐惧和担忧。
- “关河一望隔烽烟”
- 解析:关河指的是边疆,隔着烽烟意味着距离遥远,难以相见。
- 背景:反映了诗人对家乡或故土的渴望,以及战乱中人们对和平的向往。
- “江南保障群公在,莫使渔樵病税钱”
- 解析:江南地区的官员们正在努力维护和平,不要让渔夫樵夫因为税收而困苦。
- 背景:强调了官员们在保家卫国、减轻民众负担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时光,关注民生福祉。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战乱中的荒凉景象和个人的思乡之情,还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关心与期望,以及对和平稳定的向往。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简练,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