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晓津亭驿骑多,中原道路此经过。
镇淮楼影临官渡,浮弋山光带寨河。
白氎尚存京洛俗,青翰空忆越人歌。
北风吹雪千馀里,零乱貂裘奈尔何。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整体和局部准确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诗意即可。
此诗是唐代诗人韦庄的《关河令》。这是一首边塞词作,通过描写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景,表达作者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白氎尚存京洛俗,青翰空忆越人歌。”这句中,“白氎”指的是白色的丝棉袄,代指中原地区的民俗;“青翰”指的是青色的书信,代指北方的音信,也就是边关的来信。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风俗的思念之情。
【答案】
过官渡河入光山:渡过官渡(黄河)进入光山县(即光州)。
候晓津亭驿骑多,中原道路此经过:等待天亮后,在渡口驿站等候马匹多,中原的道路就从这里经过。
镇淮楼影临官渡,浮弋山光带寨河:镇淮楼的影子映入官渡,浮弋山的光辉环绕着寨河。
白氎尚存京洛俗,青翰空忆越人歌:白色的丝棉袄还保存着中原地区的民俗,但远方的来信只能让我想起越人的歌声。
北风吹雪千馀里,零乱貂裘奈尔何:北风卷起千万里雪花,飘飞的雪花把貂皮大衣都弄得零乱不堪,我有什么办法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词作。它描写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景,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故乡的心情。首句点明地点,交代了游子的行踪。“候晓”,说明是在黎明时分出发的;“津亭驿骑多”,说明是从京城出发,到边地去看望朋友或处理军务,一路上马不停蹄,急驰而去。“中原道路”四字,表明了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他正处在一片混乱之中。“过官渡河入光山”,这一句中的“渡”、“河”、“入”、“山”四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写出了作者当时身临其境的感受。“镇淮楼影临官渡”,这一句中的“镇淮楼”是指宋代名将岳飞所建的古建筑,“临官渡”表明作者当时身处南宋时期。“浮弋山光带寨河”,这一句中的“浮弋山”也是一处风景名胜区,“带寨河”说明作者当时身处南宋的一个边关。“白氎尚存京洛俗”,这一句中的“白氎”是白色丝棉袄的意思,这里代指中原地区的民俗;“京洛”则是指中原地区。“青翰空忆越人歌”,这一句中的“青翰”是青色的书信的意思,“越人歌”是指边关的歌谣。“北风吹雪千馀里”,意思是说北风卷起了千万里雪花,飘飞的雪花把貂皮大衣都弄得零乱不堪,我有什么办法啊?最后一句“零乱貂裘奈尔何”,就是写自己的处境。
这首诗语言平实,意境清美,情感真切。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光图景,表达了自己对于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