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疾柴门夜不扃,三年萧寺只沉冥。
瀑窗药试疑瞳碧,山笥书成愧汗青。
明月颇思玄度咏,浊醪能问子云亭。
他宵松落空坛静,谁共幽人石上听。

译文:

病后刚起床,晚上就去了部门。

疲惫疾病使我闭门不出,三年来在寺庙中只沉浸于冥思。

瀑布窗下的药试好像瞳孔碧绿,山里的书已经写成汗青。

明月下想起玄度的诗句,酒醉时能询问子云亭。

另一天松树落下空坛静谧无声,谁与我一起在石上听风吹雨声?

注释:

  1. 缮部夜过:指诗人因病起而夜行至吏部。缮,修治;
  2. 柴门:用柴草编成的门户。扃,闭;
  3. 萧寺:寺院。沉冥:幽静深暗;
  4. 瀑窗药试:指瀑布旁的窗前,药液试验,可能指煎药;瞳碧;
  5. 山笥(sì):竹筒。书成:指书写完毕的诗稿。汗青:古代写字所用的青色羊毛笔,这里指毛笔,因为古人把毛笔称作“翰”;
  6. 明月:明亮的月亮;
  7. 玄度:指谢安,字安石,东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与谢灵运并称“二谢”,是著名的山水诗人,他写过一首题为《咏雪》的七绝诗,其中“撒盐空中差可拟”一句为千古绝唱;
  8. 子云亭:亭名,位于晋代名士孙绰的宅院附近,因孙绰曾自号“子云”而得名。孙绰曾作《游天台山赋》,文中有“登高丘而四望兮,聊须日以忘忧”。后人将他的故居命名为“子云亭”。此处作者可能是以孙绰自比,表达了自己仕途坎坷的哀叹。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病起曾缮部夜过。” 意思是说,诗人因生病而起,曾去吏部办事,晚上回家休息。
    颔联:“倦疾柴门夜不扃,三年萧寺只沉冥。” 意思是说,诗人由于疾病的原因,使得他闭门不出,在寺院内过着隐居的生活。
    颈联:“瀑窗药试疑瞳碧,山笥书成愧汗青。” 意思是说,瀑布窗下的药液试验好像是眼睛发绿,山中的书已写成汗青。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知识的渴求。
    尾联:“明月颇思玄度咏,浊醪能问子云亭。” 意思是说,月光下想起了玄度的诗句,酒醉时能询问子云亭。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知识的渴求,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