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持橐傍金门,汉署还来问酒尊。
千叠浮云迷客舍,五陵春草送王孙。
莺声半入华阳馆,马首频窥灞水园。
他日看花携手客,禁烟时节望中原。

【诗句释义】

清明前一天,与方行人岳、文学江、张二山人一起聚集在孙鸿胪的宅邸。

三年前拿着行李来到金门,汉署还来问候我,让我也来喝酒。

千叠浮云迷漫在客舍,五陵春草送走了王孙。

莺声半入华阳馆,马首频窥灞水园。

他日看花携手共行,禁烟时节望中原。

【译文】

三年前我拿着行囊来到金门,汉署还来问候我,让我也来喝酒。

千叠浮云迷漫在客舍,五陵春草送走了王孙。

莺声半入华阳馆,马首频窥灞水园。

他日看花携手同行,禁烟时节望中原。

【注释】

①三年持橐:三年中手持书囊。持橐,携带书囊。

②金门:指东汉末年曹操所建宫门名。这里以金门比喻权贵。

③汉署:汉朝的官署,此处指朝廷。

④王孙:古代贵族子弟的代称。

⑤禁烟时节:即寒食节。

⑥华阳馆:华阳县的宾馆。

⑦灞水园:灞水边的园林。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为友人饯行的诗,写于元和九年(814)清明前一日。诗人在京城长安同友人相聚,共话平生。

上阕写别后怀想之情,下阕写惜别之时的感慨。

起句“三年持橐傍金门”,言自己从外地携书箱来到长安应试的情景。金门,指汉高祖刘邦开国时所建宫门,因刘邦曾于此接受群臣朝见,故用此典故。诗人以“金门”自比,表明自己虽未得志,但仍然怀着远大的理想,希望将来能像刘邦一样,建功立业,扬名立万。

接着写“汉署还来问酒尊”,意谓自己虽然远离家乡,但仍然思念故乡,怀念亲友,所以时常向朋友打听家乡的消息,并借以消解离别的痛苦。

过片“千叠浮云迷客舍”,写诗人身在异地,却心系故乡,仿佛千叠浮云遮住了家乡的屋顶,使诗人难以忘怀。“五陵春草送王孙”,写诗人在长安的孤独生活,春草萋萋,似乎在送别王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莺声半入华阳馆,马首频窥灞水园”,写诗人身处异乡,听到鸟儿的啼鸣声,联想到故乡的美景,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又看到远方灞水边的园林,不禁频频回首眺望,心中充满依依不舍之情。

尾联“他日看花携手客”与“禁烟时节望中原”遥相呼应。前者暗示了诗人将来还会回来与亲友重聚,共同赏花;后者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希望早日实现报国之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