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飞沙日易阴,高城吹角此登临。
归人书去孤鸿杳,游子心惊落叶深。
千垒浮云驱大旆,万家明月拭清砧。
故园亦在沧江上,烽火年年听捷音。
燕京秋夜登楼怀故园
风起飞沙日易阴,高城吹角此登临。
归人书去孤鸿杳,游子心惊落叶深。
千垒浮云驱大旆,万家明月拭清砧。
故园亦在沧江上,烽火年年听捷音。
注释:
- 燕京秋夜登楼怀故园:秋天的夜晚在燕京城登上高楼,怀念着故乡。
- 风起飞沙日易阴:风吹起沙粒,天气变得阴沉。
- 高城吹角此登临:站在高处,吹响号角声。
- 归人书去孤鸿杳:回家的人已经离去,只剩下孤独的大雁在空中飞过。
- 游子心惊落叶深:在外漂泊的孩子感到害怕,因为落叶已经很深,表示秋天已经过去了。
- 千垒浮云驱大旆:千座山峦像浮动的云朵一样,把旗帜驱赶着前进。
- 万家明月拭清砧:月光洒满万家,人们正在用清亮的砧石敲打。
- 故园亦在沧江上:故乡也在长江之滨。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思念故乡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人物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首联“风起飞沙日易阴,高城吹角此登临”以秋风起沙为背景,展现了高耸的城墙和悠扬的号角声,营造了一种深沉、肃穆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
颔联“归人书去孤鸿杳,游子心惊落叶深”则是对前一句的延续。诗人想象着家中的人已经离去,只剩下孤独的大雁在空中飞过;而自己则因担心家国安危而感到害怕,因为落叶已经很深,表示秋天已经过去了。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也揭示了他对故园的深深眷恋之情。
颈联“千垒浮云驱大旆,万家明月拭清砧”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千座山峦像浮动的云朵一样,把旗帜驱赶着前进;月光照映下的万家灯火明亮如洗,人们在用清亮的砧石敲打,庆祝丰收的喜悦。这两句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尾联“故园亦在沧江上,烽火年年听捷音”则是对整首诗歌主题的升华。诗人想象着自己的故乡也在长江之滨,每年听到边关传来的捷报,心中充满了喜悦与自豪。这既是对故园的深情怀念,也是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望。
整首诗歌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人物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定繁荣的期待。同时也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怀的赞美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