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客挥毫倚玉骢,西园今夕正秋风。
关山一赋秦城上,砧杵千声汉苑中。
歌后新凉生觱篥,尊前清露滴梧桐。
庾公此兴应非浅,月下何人赋最工。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 醉客挥毫倚玉骢:
- “醉客”指诗人自己,他饮酒后挥笔作诗。
- “倚玉骢”形容诗人手持着马缰,仿佛是在骑马的姿态中挥笔。
- 整句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上畅饮高歌,挥笔如飞的场景。
- 西园今夕正秋风:
- “西园”指的是宴会的地点,一个美丽的园林。
- “今夕”指今天,今晚。
- “正秋风”意味着此时正是秋天的风,营造出一种凉爽而萧瑟的氛围。
- 此句描绘了宴会上秋夜的景象,以及秋天特有的清爽之感。
- 关山一赋秦城上:
- “关山”指的是古代的边关和山脉。
- “秦城”指的是位于中国西部的一个城市,这里可能是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 “赋”在这里指的是创作诗歌。
- 这句诗通过“关山”和“秦城”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塞的深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情感。
- 砧杵千声汉苑中:
- “砧杵”是古代捣衣时所用的石制工具,声音清脆。
- “汉苑”指的是汉代的皇家园林。
- 这句诗通过描述夜晚砧杵的声响,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
- 它暗示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 歌后新凉生觱篥:
- “歌后”指的是歌唱之后的情景。
- “新凉”表达了一种新鲜且凉爽的感觉。
- “觱篥”是一种古老的乐器,以其独特的音色著称。
- 这两句诗描述了在歌声过后,清凉的气息开始弥漫,人们用觱篥这种乐器演奏。
- 尊前清露滴梧桐:
- “尊前”指的是宴会的场合。
- “清露”指的是晶莹剔透的露水。
- “梧桐”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离别或悲伤。
- 这句诗以露水的滴落来比喻时间流逝,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 庾公此兴应非浅:
- “庾公”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庾信。
- “此兴”表示这里的兴致或者情怀。
- “应非浅”意味着这种兴致不是肤浅的,而是深沉的。
- 这句诗是对庾信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己的志趣和情感。
- 月下何人赋最工:
- “月下”指的是月光之下,通常是安静、沉思的环境。
- “何人”询问是谁。
- “赋最工”指的是写作技艺最高超的人。
- 这句诗表达了在月光下寻找最擅长写作的人,可能是对自己作品的一种自信,也可能是对他人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对宴会上文人墨客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古风图景,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深深的怀乡之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时代风貌相结合的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