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高片玉重文儒,岭外风云握汉符。
南海夜光摇列宿,建章春色下双凫。
长筹已借楼船出,近侍应归禁闼趋。
咫尺主恩询治状,鸣弦千户足秋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描述了陈南海入京觐见皇帝的情况。下面我将逐句进行解读:
- 名高片玉重文儒,岭外风云握汉符
- “名高”:名声显赫
- “片玉”:比喻陈南海如玉石般珍贵
- “重文儒”:重视文人
- “岭外风云”:指岭南地区的风云变幻
- “握汉符”:掌握着重要的权力或使命(汉符通常指帝王的令牌)
- 南海夜光摇列宿,建章春色下双凫
- “南海夜光”:形容南海地区夜晚的光辉或美丽景色
- “摇列宿”:形容星光闪烁
- “建章”:指皇宫中的建章宫
- “春色”:春天的景色
- “下双凫”:指皇帝出行时有两只大雁随行(凫,古代传说中的神鸟)
- 长筹已借楼船出,近侍应归禁闼趋
- “长筹”:长久的计划或策略
- “楼船”:古代的一种大型船只
- “出”:出征或外出
- “禁闼”:宫廷内室
- “近侍应归禁闼趋”:指近侍人员应回到宫中忙碌(趋,快步走,这里指工作)
- 咫尺主恩询治状,鸣弦千户足秋租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主恩”:皇帝的恩惠
- “询治状”:询问治理情况
- “鸣弦”:指民间的百姓
- “千户”:一千户人家
- “足秋租”:指百姓的税收足够秋天的开支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陈南海进京朝见皇帝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皇帝的尊敬和期待。诗中通过描绘岭南风光、夜光星辉、皇帝出行等细节,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国家政治的关注和期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