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书班嗣借相看,西第今来卜昼欢。
碣石夕阴黄柳细,渔阳春色白云寒。
持醪席上歌金缕,行炙花间出玉盘。
满坐江南三月客,那知铜马是长安。
《黄太史懋中席高陈二文学同集》是明代诗人欧大任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赐书班嗣借相看,西第今来卜昼欢。
碣石夕阴黄柳细,渔阳春色白云寒。
持醪席上歌金缕,行炙花间出玉盘。
满坐江南三月客,那知铜马是长安。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赐予书信和书籍:
- “赐书班嗣借相看”:指的是收到皇帝赐予的书籍后,与同伴共同欣赏。这里的“班嗣”可能是指接受礼物的人或是与作者共聚一堂的朋友们。“相看”表示互相观看,可能是在欣赏书中的内容,或者是在讨论书籍的内容。
- “西第今来卜昼欢”:这里的“西第”可能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宅院或居所的西边部分,也就是宴会的地点。“今来”可能表示这次聚会是在今天,而“卜昼欢”则意味着为了庆祝这个聚会,大家决定在这里度过白天的时光,享受快乐。
- 描写傍晚的景象:
- “碣石夕阴黄柳细”:这里的“碣石”可能是一个地名,或者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山石。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映照在碣石上,使得周围的树木看起来更加柔和,而“黄柳”则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场景,黄柳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显得格外美丽。
- “渔阳春色白云寒”:渔阳位于北方,春天时天气转暖,但仍然有一丝凉意。这句话描绘了渔阳春天的美丽景色,尤其是“白云”这一元素,给人一种空灵、宁静的感觉。
- 宴席上的欢歌:
- “持醪席上歌金缕”:这里的“醪”是一种酒,而“金缕”可能指的是用金银装饰的酒杯。当大家在饮酒时,可能会唱一些赞美酒的美酒或表达喜悦的歌。
- “行炙花间出玉盘”:炙是一种烧烤食物的方式,通常与羊肉等肉类食品相关。这里描述的可能是在宴会上,人们一边品尝着烤肉,一边赏花,甚至可能从花中取出美食。这种场景非常优雅且富有诗意。
- 满座的客人和意外之喜:
- “满坐江南三月客”:这里的“江南”可能指的是作者所在的地方,也可能是指整个宴会的氛围。江南地区温暖湿润,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时候,所以称这些客人为“三月客”可能是指他们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 “那知铜马是长安”:最后一句中的“铜马”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战车或兵器,而“长安”则是当时的首都名称。这里的意思是说这些来自江南的客人可能并不知道他们的聚集地其实是京城长安。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深刻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宴会的描述,展现了一种闲适和愉悦的气氛。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从傍晚的自然景观到宴席上的细节,都充满了诗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越现实的喜悦,让人感到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梦境之中。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