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西来紫气屯,一时词客满柴门。
趋朝石奋迂车骑,乘兴王猷载酒尊。
坐奉清言都讲舍,斋分寒食给孤园。
持觞醉问风尘事,尚有藤萝足避喧。

【注释】

王符卿:人名。敬美:字子美,唐玄宗时宰相,曾为相一年,后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石廷尉:人名。石拱辰:字公达,唐中书舍人。见过:拜见。山色:山色,指山光。紫气:紫色的云气,古人以为祥瑞之兆。柴门:柴草编成的门户。趋朝:趋行至朝廷。石奋:汉文帝时人,曾乘马从车骑,故称。王猷:晋代人,曾载酒于尊,故称。清言:高谈阔论。都讲舍:都教授的教舍。斋:斋戒。寒食:清明节前一天,古人以清明扫墓为重事。给孤园:在长安城西,唐时有孤子(孤儿)数百,多归其抚养。藤萝:蔓生植物,常用来比喻隐居之所。喧:喧闹。

赏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是诗人和王符卿及石廷尉、石公达同席饮酒而作。前四句写两人相见的情景。首联写他们相聚的原因,是因为“山色西来紫气屯”。这是指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山光如紫,气宇不凡,所以能吸引众多文人雅士。次联写两人相聚的地点,是王符卿的住所,即“柴门”,因为王符卿曾任过宰相,所以这里说“词客满柴门”,说明王符卿的门庭常聚文人墨客。颔联写二人相聚的情形,王符卿与石公达都是趋行至朝廷,石公达还曾乘车骑马,而王符卿则载酒于尊。颈联写他们相聚的目的,王符卿要请教清高的言论,而石公达则想斋戒去扫墓。尾联写他们相聚的结果,王符卿在清高的境界里,享受着难得的清静,而石公达在扫墓之后,也感到了身心的愉悦。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