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平万丈锁松杉,山长台西尔不凡。
越郡诸生工赤管,汉家掌故领青衫。
城边霞起琼为室,海上涛飞石作帆。
岂但兴公能赋者,不妨天柱勒巉岩。
【注释】:
玉平万丈锁松杉,山长台西尔不凡。 越郡诸生工赤管,汉家掌故领青衫。
城边霞起琼为室,海上涛飞石作帆。 岂但兴公能赋者,不妨天柱勒巉岩。 赏析:
《送梁仲登赴天台文学》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先写天台之胜和梁仲登此行之难,然后写其高才,最后以“岂但”二字收束全篇,既赞美了梁仲登的才华,又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殷切期望。
首联两句:“玉平万丈锁松杉,山长台西尔不凡。”“玉平”,即指天台山,在浙江天台县东北。《太平寰宇记》引《吴录》:“天台山,一名方山,在临海县东南一百八十里。”《舆地纪胜》卷五八引《图经》曰:“天台山,在处州台州界,旧有方山名。”唐时改名玉霄山,宋时改称天台山。“万丈”,极言其高;“锁”,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天台山峰耸入云霄。“松杉”,即松木、杉树,皆常绿乔木,多生于山坡林中或山谷间。“山长”,指山路漫长。这两句话写天台的地势高峻,峰峦迭嶂。
颔联两句:“越郡诸生工赤管,汉家掌故领青衫。”《隋书·经籍志》著录有《越绝书》三十一卷,是战国时期范蠡所作。“越郡诸生”,泛指在越郡做官的人。“赤管”,即红笔,用以书写文字,这里比喻学问。“汉家掌故”,指汉时的官员,掌管典章制度。《汉书·百官表》:光禄勋掌禁卫之事,秩二千石;太中大夫秩六百石,掌通宾客奏议;侍中、中常侍秩四百石以下,掌顾问应对;博士、郎官秩比六百石以上;诸仆射、将、大夫、郎、谒者、中盾、黄门等秩比六百石以下。“领青衫”,指做官的人。“青山”,指青色的官服,借喻官职。“领”,执掌,掌管。“峥嵘”与前文的“万丈”、“不凡”相应,都是形容梁仲登上任的艰难不易。这两句写梁仲登虽然仕途艰难,但却能有所作为。
颈联两句:“城边霞起琼为室,海上涛飞石作帆。”《史记.货殖列传》:“越地,陼旁重渊出物,多珍宝,《禹贡》输入锡贡,或至无几何而倍申。”这里的“琼”,指美玉。“城边霞起”,即城边日出之时,霞光映照着美玉。“琼为室”,指建造房屋。“海上涛飞”,即大海之上波涛汹涌。“石作帆”指船帆是石头制成的。《后汉书·王符传》:“今夫石帆,非竹也,非麻也,亦非缯绮也……帆如石之坚,风不为之动。”这两句话写天台的奇观异景。
尾联两句:“岂但兴公能赋者,不妨天柱勒巉岩。”南朝诗人谢灵运因受排挤,自永嘉(今浙江温州)移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在山水之间游赏赋诗,创作了大量山水诗。后人把他写的诗称为山水诗,他也因此被称为山水诗人。梁仲登上任之后,自然会有许多山水可咏,因此说“兴公能赋者”。“兴公”即谢灵运,字玄晖,陈郡阳夏人,世居会稽。梁仲登自然不会逊色于谢灵运。《晋书·谢安传》载,谢安在东山时曾与支道林、许询等人“放浪形骸之外,文翰颇致”。梁仲登在天台任职期间,也许会得到这样的熏陶。这两句说:梁仲登不必担心自己不能像谢灵运那样写诗咏物,也不必担心自己在仕途上有什么不利之处。这两句是对梁仲登的期望和鼓励。
这首诗先写天台之胜和梁仲登此行之难,然后写其高才,最后以“岂但”二字收束全篇,既赞美了梁仲登的才华,又表现了作者对他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