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轺吾尚傍风尘,江左衣冠半隐沦。
六鹄并来昆圃客,二龙谁似汝南人。
尊前寄赏同看竹,赋里怀归不待莼。
为是旧游容入社,可能无意橘花春。

诗句解析与译文:

一、【注释】

  • 春风徐来,我依然在风尘中。
  • 江南的士大夫大半隐遁,衣冠楚楚却半隐沦。
  • 六鹄(天鹅)聚集于昆圃(地名,今苏州一带),二龙(指龙形的玉佩,象征权势或地位)谁像汝南人(指东汉时的许劭,以才学和直率著称)。
  • 酒樽前寄情山水共赏竹子,赋诗里怀念故乡不待莼菜之食。
  • 因为这是旧日的游历之地,故可参加社日聚会,可能无意欣赏橘花盛开的春天。

二、【译文】

春风徐来,我仍然在奔波之中。
江南的士绅大多隐遁山林,虽然穿着华丽的衣服但已半隐沦。
六鹄齐聚昆圃,二龙谁能比肩汝南人?
酒樽前寄托情感,共赏竹子美景;赋诗表达思乡之情,不必等到莼菜成熟。
因为这是我过去的游历之地,所以可以参加社集。
可能无心欣赏橘花盛开的春天。

三、【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访问友人,并与友人一起饮酒作诗的情景。首句“春风徐来,我尚傍风尘”表达了诗人面对春风时的心情与处境。春风象征着新的开始与机遇,而诗人则处于一种奔波的状态,暗示了生活的忙碌与不安。接下来的两句“江左衣冠半隐沦”和“六鹄并来昆圃客,二龙谁似汝南人”,则通过对比描绘出江南士绅的生活状态。他们虽身居高位,却选择隐退山林,这与诗人自己的处境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种趋势。

第三联“尊前寄赏同看竹,赋里怀归不待莼”展现了诗人与朋友间的深厚友谊。他们在饮酒赏景之余,相互寄予深情,共同品味生活的美好。而“为是旧游容入社,可能无意橘花春”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他认为尽管岁月流逝,友情依旧如初,且希望在即将到来的春天中,能与朋友们共度美好时光。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友谊和对生活的热爱。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