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一别十三年,许掾能开玳瑁筵。
何限江山经六代,未应宾客让群贤。
春声前起金罍侧,真气东来玉杖前。
遥望昆仑山下路,同谁田者是元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他对朋友和同僚的敬仰之情。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秣陵一别十三年,许掾能开玳瑁筵。
  • “秣陵”是南京古称,此指作者的故乡。“十三年”指的是作者离开故乡已有十三年的时间。“许掾”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许褚的字。“玳瑁筵”指的是豪华的宴席。这句诗的意思是,自从作者离开故乡已经十三年了,如今回到故地,能够享受到像许掾一样的盛大宴会。
  1. 何限江山经六代,未应宾客让群贤。
  • “江山”指的是国家的山河大地。“六代”指的是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六个朝代。这句诗的意思是,经过这么多年,国家经历了六代更迭,但仍然有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没有因时间变迁而失去才华,依然能够在宴会上与各位宾客一较高下。
  1. 春声前起金罍侧,真气东来玉杖前。
  • “金罍”指的是盛酒的器皿。“玉杖”指的是权贵人士的仪杖。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的气息在宴会的前面就已经开始散发出来了,那些真气十足的人就像东方升起的太阳一样,他们的仪杖前就充满了活力。
  1. 遥望昆仑山下路,同谁田者是元先。
  • “昆仑山”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座神山,位于中国西部高原。“元先”指的是元代的贤才。“田者”指的是农夫。这句诗的意思是,作者远远地望着昆仑山脚下的道路,他想知道,在这条路上,谁是那个像元代一样贤能的人呢?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朋友和同僚的敬仰之情。通过对家乡、宴会、山川、历史等元素的描述,诗人展现出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朋友和同僚的尊敬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深情的优秀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