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载难期讲下僧,岂缘佛日会金陵。
三支二朗禅林秀,解续家门七祖灯。
注释
- 仁平: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僚。
- 慧永、慧澄:同样是人名,可能也是与作者有交情的人。
- 燕京:指当时的首都,即今北京。
- 四月八日青溪斋会:指的是在青溪(地点不详)举行的一次斋会。
- 补陀岩:山名,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附近。
- 二首:诗篇的标题,这里指代这首诗。
译文
四年来难以预测何时能讲下佛法,岂是因为佛日聚集金陵?
三支、二朗禅林风景秀丽,解续家门七祖灯传。
赏析
本诗是一首表达对佛法修行和僧团生活期待之情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燕京至四月八日青溪斋会的描述,表达了对未来佛教活动和修行生活的期待。
诗的第一句“四载难期讲下僧”表达了诗人对长期等待佛法讲演的无奈和期待。这里的“四载”可能指过去几年的时间,而“难期讲下僧”则表达了对能够听到佛法讲解的渴望。
第二句“岂缘佛日会金陵”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集会的期待。这里的“佛日”可能是指佛教的节日或重要的日子,而“会金陵”则表达了希望在这一天能与僧众一同聚会的愿望。
第三句“三支二朗禅林秀”则是对三支、二朗禅林风景的赞美,这里的“禅林”指的是僧侣居住的地方,而“秀”则形容其景色优美。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这些地方自然美景的喜爱。
第四句“解续家门七祖灯传”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中僧人传承佛法的期待。这里的“家门七祖灯”可能指的是家族中历代僧人传递的佛法知识,而“解续”则表示继续和传播这些知识的愿望。诗人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家族中僧人传承佛法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对未来佛教活动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美景和家族传承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修行和僧团生活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