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樊圃恰三亩,学弄桔槔曾在手。
胶东舍下闻讽音,山阳林中足沽酒。
偶簪柱后惠文冠,忆灌汉阴烟水寒。
今尊东夏儒宗业,未作於陵仲子看。

易侍御学圃亭

君家樊圃恰三亩,学弄桔槔曾在手。

胶东舍下闻讽音,山阳林中足沽酒。

偶簪柱后惠文冠,忆灌汉阴烟水寒。

今尊东夏儒宗业,未作於陵仲子看。

注释:

  1. 樊圃:樊笼,这里指樊笼里的小动物。
  2. 桔槔:古代灌溉工具,用竹竿和杠杆原理来提水。
  3. 胶东舍下:指在胶东(今山东半岛)的房子下面。
  4. 山阳林中:指的是在山阳的树林里。
  5. 偶簪柱后惠文冠:意思是偶然戴上惠文侯的冠饰,因为惠文侯是汉代名臣张良的封号。
  6. 灌汉阴:指汉朝的汉阴县,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汉阴县,这里代指汉水边的景致。
  7. 於陵仲子:指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贤人管仲,他曾经做过鲍叔牙的门客,后来成为齐桓公的重要辅佐。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为友人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整首诗通过描绘友人的生活情趣和才情,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诗中的“君家樊圃”一句,点明了友人的住所环境优雅,有如樊笼中的小动物一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接着,“学弄桔槔曾在手”一句,展现了友人对农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运用,以及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品味。
    接下来两句“胶东舍下闻讽音,山阳林中足沽酒”,则是对友人居处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胶东、山阳都是地名,分别代表了朋友的不同居所。这里的“闻讽音”可能是指朋友喜欢读书,经常沉浸在学问之中。而“足沽酒”则说明朋友善于品酒,常常与友人一起品酒交流,享受生活的乐趣。
    第三句“偶簪柱后惠文冠,忆灌汉阴烟水寒”,则是对友人个性的一种描述。惠文冠是指汉代名臣张良的封号,而“忆灌汉阴烟水寒”则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暗示了友人的才情和品格都如同汉水边的景致一样,既宁静又深远。
    最后一句“今尊东夏儒宗业,未作於陵仲子看”,则是对友人成就的肯定和赞扬。东夏是指当时的长安,也就是现在的首都,而於陵则是管仲曾经居住过的地区。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如今你已经成为了儒家学者的代表人物,但你并没有成为像管仲那样的伟大人物,这也是一种对友人的期望和鼓励。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生活的描绘和对他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感情和敬意。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典故也都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