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值暑霄,掖垣隔斋室。文箪倦忽展,道书闲自帙。
客从何来亦遽集,经旬渴似文园日。羁宦宁殊内史留,端居颇养徵君疾。
久淹康乐临海峤,谁为弘明供芝术。惭谢西曹小吏才,学持东省郎官笔。
郎有平陵朱阿游,吴中诸沈得隐侯。以吾一日虽差长,称诗二子皆名流。
此处凤城接银汉,此时虬水下铜沟。岂及潘郎吟骑省,但随许掾坐斋头。
歌拍拍,情脉脉。芙蕖白,琅玕碧。何许能持慰今夕,可怜江汉思归客。
诗句翻译:
闰月值暑霄,掖垣隔斋室。文箪倦忽展,道书闲自帙。
客从何来亦遽集,经旬渴似文园日。羁宦宁殊内史留,端居颇养徵君疾。
久淹康乐临海峤,谁为弘明供芝术。惭谢西曹小吏才,学持东省郎官笔。
郎有平陵朱阿游,吴中诸沈得隐侯。以吾一日虽差长,称诗二子皆名流。
此处凤城接银汉,此时虬水下铜沟。岂及潘郎吟骑省,但随许掾坐斋头。
歌拍拍,情脉脉。芙蕖白,琅玕碧。何许能持慰今夕,可怜江汉思归客。
赏析:
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每句都押韵,体现了诗歌的音韵美。整首诗词意境高远,富有哲理,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的忧虑。
第一句“闰月值暑霄,掖垣隔斋室。”描述了一个炎热的夏天,作者在书房中读书的场景。闰月是指农历七月后的一个月,通常天气比较热。掖垣指的是宫墙,这里指代皇宫或者官府的围墙。斋室是指书房或者学习的地方,这里指的是作者的书房。
第二句“文箪倦忽展,道书闲自帙。”描述了作者疲倦地打开了书本,开始阅读道家的书籍。文箪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写字工具,这里指代书写用的竹简或纸张。道书是道家的经典著作,这里指的是道家的书籍。
第三句“客从何来亦遽集,经旬渴似文园日。”描述了客人突然来访的情景,以及长时间的等待感到口渴。文园是汉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作者居住的地方。文园日指的是长时间等待的日子。
第四句“羁宦宁殊内史留,端居颇养徵君疾。”描述了作者作为官员在外任职的情况,以及在家中修养身体。内史是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指的是作者担任的官职。徵君是指古代的一种尊称,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妻子。
第五句“久淹康乐临海峤,谁为弘明供芝术。”描述了作者长久地停留在海边的景色,并询问谁能提供灵芝草药。康乐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海边的一个地方。弘明是指弘大光明,泛指美好的事物。
第六句“惭谢西曹小吏才,学持东省郎官笔。”描述了作者谦虚地承认自己的才能有限,并表示愿意学习东省郎官的笔法。西曹是指古代的一种官职,这里指的是作者所在的部门或单位。东省郎官笔是指东省的郎官所使用的笔墨。
第七句“郎有平陵朱阿游,吴中诸沈得隐侯。”描述了一位名叫朱阿游的郎官,以及吴中诸沈(可能是沈家)的隐士。平陵是指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朱阿游的家乡。
第八句“以吾一日虽差长,称诗二子皆名流。”描述了作者认为自己虽然地位不高,但是能够写出好的诗歌,两位诗人都是著名的人物。差长是指地位稍低,这里指的是作者自己。
第九句“此处凤城接银汉,此时虬水下铜沟。”描述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凤城和银汉都是古代神话中的地名,这里指的是作者所处的位置。虬水下铜沟是指河流的弯曲之处。
第十句“岂及潘郎吟骑省,但随许掾坐斋头。”描述了作者无法与潘岳相比,只能随着许掾坐在书房里。潘郎是指潘岳,吟骑省是指骑在马上吟诵诗文,这里指的是骑马旅行。
第十一句“歌拍拍,情脉脉。芙蕖白,琅玕碧。”描述了歌声嘹亮,感情深沉。芙蕖和琅玕都是古代的植物名,这里分别指荷花和翠玉。
第十二句“何许能持慰今夕,可怜江汉思归客。”描述了不知何处的人能安慰我今晚的心情,可惜的是江汉之滨的人思念家乡。何许能持慰今夕是指不知道是谁能安慰我今晚的情绪。江汉之滨的人指那些在长江和汉水之滨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