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城中台百尺,卧佛佛牙纪幽迹。
丽谯前耸古郡名,滮池半带沧波色。
东望茅焦有隐居,西临千木旧精庐。
省郎起家地官氏,藏寄台中万卷书。
台边翠柏手所种,槐阴满庭护云栱。
花开红杏席茵游,荫借苍藤张幕拥。
我行住岳泰岱中,观涛亦过溟渤东。
辟疆名园更栽竹,拄杖将寻张长公。
这首诗描述了卧佛台歌的场景,包括渤海城、丽谯、滮池等地点,以及省郎、苍藤、张长公等人。
注释:
- 渤海城:指渤海县(今河北省河间市)城。
- 卧佛佛牙:指佛祖的牙齿。
- 丽谯前耸古郡名:指丽谯前的壮丽景象。
- 滮池半带沧波色:指滮池一半被沧浪水色覆盖。
- 茅焦:传说中的隐士。
- 千木旧精庐:指千木书院。
- 省郎起家地官氏:指省郎起家的家族是官姓。
- 藏寄台中万卷书:指藏书在宫中。
- 手所种:亲手种下。
- 云栱:指云形的屋顶装饰。
- 红杏席茵游:指红色的杏花铺满草地上,供人游览。
- 苍藤张幕拥:指苍翠的藤蔓缠绕着帐篷。
- 岳泰岱中:指泰山之巅。
- 溟渤东:指东海。
- 辟疆名园更栽竹:指在名园里开辟空地种竹子。
- 拄杖将寻张长公:指带着拄杖去寻找张长公。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卧佛台歌的场景,通过描述渤海城、丽谯、滮池、茅焦、千木书院、省郎起家、藏寄宫中万卷书、手所种、云栱、红杏席茵游、苍藤张幕拥、岳泰岱中、溟渤东、辟疆名园更栽竹、拄杖将寻张长公等活动和景物,展现了诗人对卧佛台歌的热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