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深涧萦纡,合流汇澄碧。
参差藻荇敷,萧散蒹葭辟。
雁来天宇清,龙蛰暄气寂。
濯缨枕长流,刺齿漱幽石。
高踪蹑前修,迈志追畴昔。
心虚宠辱忘,性达骄吝什。
浩歌乐馀闲,邈焉尘外迹。

盘谷八咏·鸡山晓色

源深涧萦纡,合流汇澄碧。
参差藻荇敷,萧散蒹葭辟。
雁来天宇清,龙蛰暄气寂。
濯缨枕长流,刺齿漱幽石。
高踪蹑前修,迈志追畴昔。
心虚宠辱忘,性达骄吝什。
浩歌乐馀闲,邈焉尘外迹。

【注释】

  1. 源深:源头深远。
  2. 涧萦纡:山间小溪曲折蜿蜒。
  3. 合流汇澄碧:水流汇合后清澈明净。
  4. 藻荇:水中的浮萍和荇菜,指水生植物。
  5. 蒹葭:芦苇。
  6. 雁来:大雁飞过。
  7. 天宇清:天空晴朗、清新。
  8. 龙蛰暄气寂:像龙一样沉睡的大地,在温暖的气息中宁静。
  9. 濯缨:洗帽。
  10. 刺齿:漱口。
  11. 高踪:高尚的足迹。
  12. 蹑前修:效仿前贤。
  13. 迈志:胸怀壮志。
  14. 心虚宠辱:心境平和不受外界名利的影响。
  15. 性达:性情通达。
  16. 骄吝:骄傲与嫉妒。
  17. 浩歌:大声歌唱。
  18. 余闲:多余的闲暇时间。
  19. 邈焉:遥远的样子。
  20. 尘外迹:超脱尘世的境界或事迹。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及追求自由的精神态度。整首诗以“盘谷”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境界。

诗的开头“源深涧萦纡,合流汇澄碧”描述了盘谷源头深邃,小溪曲折蜿蜒,最终汇入清澈的湖水中。这里的“源深”和“涧萦纡”表现了水源之远和地形之复杂。

接下来的“参差藻荇敷,萧散蒹葭辟”描绘了盘谷中的植物生长情况,参差交错的水生植物和萧散的芦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

“雁来天宇清,龙蛰暄气寂”则转入了更广阔的视野,大雁飞过天空,龙在温暖的阳光下休眠,都暗示着大自然的安宁和和谐。

“濯缨枕长流,刺齿漱幽石”则是对盘谷内景的具体描绘,诗人在这里洗涤帽子、漱口,享受着自然的美好。这里的“濯缨”和“刺齿”都是古代文人雅集时的一种习惯动作,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追求:“高踪蹑前修,迈志追畴昔”,意指追随古人的高洁品格,立志超越过去的自己。

最后两句“心虚宠辱忘,性达骄吝什”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超然,不被外界的名利所动,保持一颗平常心。

这首诗通过对盘谷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抒发。诗人以自然为伴,追求心灵上的自由与解脱,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