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狩軿车六辔摧,娥皇遗庙俨江隈。
绣蟠日月双龙冕,翠嵌云霞九凤钗。
眉黯苍梧迷径袜,泪封斑竹锁妆台。
只怜父老犹存敬,伏腊称臣拨篆灰。
【注释】
- 南狩:指南渡。軿(píng):古代妇女乘车用的华美的帷幔。六辔:指车驾的缰绳。摧:折断。娥皇庙:相传为舜帝妃娥皇所建,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 绣蟠日月双龙冕:用金线绣成的日月形图案,中间是双龙纹饰的冠帽。
- 翠嵌云霞九凤钗:用翡翠镶嵌的云霞形状的凤形发簪。
- 苍梧:指屈原故乡湖南洞庭湖一带。迷径袜:被荆棘缠住的鞋袜。
- 斑竹:一种有斑纹的竹子。锁妆台:将化妆用的镜匣或盒等锁上。
- 伏腊:农历十月和十二月,因天寒而食寒食。称臣:自称臣子。拨篆灰:将印文磨平。
【赏析】
此诗作于宋理宗淳祐五年(公元1245年)作者游湘阴娥皇庙时。诗中表达了对先王、先贤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人在游览娥皇庙时,触景生情,想起当年娥皇为舜帝殉葬的事,不禁感慨万端,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娥皇、舜帝及湘阴人民深深的敬意。
“南狩軿车六辔摧”,起笔点出地点和时间,“南狩”表明这是一次南下的行程,而“軿车”则是古代贵族女性乘坐的车子,这里用来代指娥皇。这一句描绘了当时的场景:一辆华丽的马车,车上六根缰绳已经断了,说明此行十分凄苦,因为只有六条缰绳才能控制这辆车,现在只有四根缰绳,可见车辆的破损程度。
“娥皇遗庙俨江隈”,娥皇庙位于江边,这里的“江隈”即江边的意思。这一句描绘了娥皇庙的地理位置:位于湘阴的江边。这既表明了娥皇庙的位置,也暗示了此行的目的——是为了祭奠娥皇。
“绣蟠日月双龙冕,翠嵌云霞九凤钗”,描述了娥皇庙内的情景:殿内装饰华丽,有绣着日月图案的龙形冠帽和翠绿色的云霞状的凤形发簪。这些装饰品不仅展示了古人的审美观,也象征着尊贵的地位和地位的象征。
“眉黯苍梧迷径袜,泪封斑竹锁妆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娥皇庙内的细节:娥皇的画像被放在殿堂里,她的眉毛暗淡无光,仿佛是被迷雾所遮蔽;她的鞋子也被灰尘覆盖,看起来像是被荆棘所缠住。而那把被泪水打湿的发梳则被锁在妆台上,象征着她曾经的悲伤和无助。
“只怜父老犹存敬,伏腊称臣拨篆灰”,这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虽然娥皇已经离开人世,但人们对她的敬仰之情仍然存在,就像人们在伏腊节时仍然称臣一样。这里的“伏腊”是指农历十月和十二月,这两个月份因为天气寒冷,所以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以示纪念。而“称臣”,则是指臣服、顺从的意思。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娥皇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湘阴人民深厚的感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娥皇庙的景象和细节,展现了诗人对先王、先贤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湘阴人民深情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