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耀寒星,盐头隐暮汀。
风沙开漠漠,烟浪入冥冥。
战鼓秋初急,羁愁夜不醒。
故园西岭外,渐隔两长亭。
仲秋八日赴洪都应试夜宿盐堆头
花石耀寒星,盐头隐暮汀。
风沙开漠漠,烟浪入冥冥。
战鼓秋初急,羁愁夜不醒。
故园西岭外,渐隔两长亭。
注释与赏析:
仲秋八日赴洪都应试夜宿盐堆头:仲秋是农历八月的别称,八日则指这一天恰好是八月八日。洪都即现在的南昌,位于江西境内,当时是一座繁华的城市。“应试”是指考生去参加科举考试。夜晚在盐堆头住宿可能指的是在盐业发达的地区过夜,因为盐可以作为食物和燃料。
花石耀寒星:描述的是晚上天空中繁星点点的景象,同时提到“花石”,可能是因为周围环境有美丽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寒星”可能意味着夜空中的星星因寒冷而显得特别明亮。
盐头隐暮汀:盐堆头是地名,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的名称。“隐暮汀”意味着这个地方在黄昏时分被夕阳的余晖所笼罩。
风沙开漠漠:风吹起沙尘,形成了一片茫茫的沙漠景象。“漠漠”形容风沙很大,给人一种荒凉的感觉。
烟浪入冥冥:烟雾弥漫,海浪波涛汹涌,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冥冥”形容烟雾和海浪混合在一起,难以分辨界限。
战鼓秋初急:战鼓声在秋天的早晨突然响起,可能是某种紧张或紧急的情况。“秋初”表示这是秋天开始的时候。
羁愁夜不醒:由于战争或政治动荡等原因,诗人感到心情沉重,难以入睡。“羁愁”指的是内心的忧愁。
故园西岭外,渐隔两长亭:诗人怀念故乡,但故乡在遥远的西岭之外,距离自己已有两道长长的长亭(古代的一种交通设施)。这表达了诗人对家的深深思念和旅途的遥远。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感慨。通过使用一些象征性的词汇,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