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日之官去,东门祖帐开。
青云明淑景,朱绂称清才。
花乱雏莺啭,江晴旅雁回。
倘逢孙学谕,为报寄书来。

【解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诗人对赵录判之九江兼柬孙伯虞,在临别之际表达了自己对他的殷切期望和良好祝愿。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平仄相对,声韵和谐,是一首七绝。

上日之官去,东门祖帐开。

上日:指早晨。东门祖帐:即饯行宴席,饯行时设宴饯行,故称“东门祖帐”。

青云明淑景,朱绂称清才。

青云:喻高官显位。淑景:美好的风景。朱绂:古代官吏的印信,这里借指官职。清才:清高的才能。

花乱雏莺啭,江晴旅雁回。

花乱:百花盛开,形容春天景色美好。雏莺:小鸟。旅雁:远飞的雁群。回:归巢。

倘逢孙学谕,为报寄书来。

孙学谕:孙伯虞的号。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当时赵嘏任监察御史出使淮南。作者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万物复苏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期望。

首联“上日之官去,东门祖帐开”,起势突兀,直点“去”。“上日”即初五,“上日之官去”指初五那天要去赴任。“东门”是饯行之地,“祖帐”是饯行宴席,所以这两句说饯行的宴席已经摆好了,饯行的官员就要出发了。“去”“开”二字一前一后,一气呵成,把饯行宴席开始时的喧闹场景写得活灵活现。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意味深长。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倒装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富有节奏感。

颔联“青云明淑景,朱绂称清才”,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美好景象。“青云”指高官显位,“明淑景”则是指美好的自然风光。“朱绂”是古代官吏的印章,这里用它来比喻官职。诗人通过对这四个意象的巧妙组合,表达了对自己朋友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人还通过描绘宴会上的美好景象,烘托出了自己的心境。他希望朋友能够顺利地完成使命,取得更好的成绩。

颈联“花乱雏莺啭,江晴旅雁回”,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花乱”形容春天花朵盛开的美丽景象;“雏莺”指小鸟;“旅雁”则是远处归来的大雁。这两句将宴会上的美好景象与大自然的美景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人还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情感色彩。

尾联“倘逢孙学谕,为报寄书来”,是对整首诗的情感升华。“倘逢”表示如果有幸遇到,“学谕”则是对友人的一种尊称,表示对友人的敬重。“为报寄书来”则是表达了自己期待收到友人寄来的书信的愿望。这一结尾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又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执着追求。

这首诗不仅在语言表达上优美流畅,而且在意境营造上独具匠心,将宴会上的美好景象、大自然的美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画面。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倒装手法和意象组合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韵味和深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