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转溪仍合,沙平水屡侵。
放船思极浦,下马得高林。
却望烟霞色,微闻钟磬音。
虚堂白日静,于此见初心。
注释:
路转溪边又合,沙平水不断侵袭。
放下船儿思念极远的浦,下马登上高耸的树林。
回头望着如烟似霞的颜色,轻轻听到钟磬的声音。
虚堂白日静寂无声,从这里我看到了初心。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奉和崔州判的诗作。崔州判是当时的名士,与诗人有很深的交情。这首诗就是诗人在夏日同游开善寺时所作。开善寺是唐代著名的道观,也是佛教圣地之一。
首联“路转溪仍合,沙平水屡侵”写景。此句的意思是说山路弯曲,溪流也随着山势而曲折。“转”、“合”这两个词用得非常贴切,生动地描绘出了山路的曲折蜿蜒。“沙平水屡侵”,则写出了水边的沙滩平缓,水流不断冲击着沙滩的景象。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颔联“放船思极浦,下马得高林”抒情。诗人在放船时想到了遥远的极浦,下马后登上了高大的树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热爱。他喜欢自然,喜欢山间的景色,更喜欢那高高的树林。
颈联“却望烟霞色,微闻钟磬音”写景。诗人转头望去,只见到烟雾缭绕的山色,耳边听到了钟磬的梵唱。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
尾联“虚堂白日静,于此见初心”点题。诗人在这座空无一人的寺庙里,找到了自己的初心。这里的“虚堂”指的是空无一人的寺庙,“初心”则是诗人的本心或初衷。诗人在这座无人的寺庙里,找到了自己内心真正的平静和宁静,也找到了自己最初的信仰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