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上竹珊珊,秋风六七竿。
至今含雨色,长夏拂云寒。
神女金丝佩,仙翁锦箨冠。
建标应有待,曾此下青鸾。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仙竹

坛上竹子轻轻摇曳,秋风中竹竿有六七根。

至今犹带雨色,长夏时节风拂云寒。

神女佩戴金丝细环,仙翁头戴锦箨冠冕。

建标立德应有所等待,曾经在此降下青鸾。

注释:

  1. 坛:指庙宇。
  2. 珊珊(shān shān):形容竹叶轻飘的样子。
  3. 六七竿:六、七根竹竿,表示数量不多。
  4. 雨色:雨后的竹叶颜色。
  5. 长夏:夏季的末尾。
  6. 神女:古代传说中的美女,这里借指仙女。
  7. 金丝细环:神仙所佩戴的装饰品。
  8. 锦箨冠:用锦绣制成的头冠。箨冠,指竹皮制成的帽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仙竹”为主题,通过对仙竹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赏。
    首句“坛上竹珊珊”,描绘了一幅仙竹生长在庙宇之上的画面,竹叶轻轻摇曳,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这里的“坛”可能指的是庙堂,而“竹珊珊”则形容竹叶的轻盈和柔美。
    第二句“秋风六七竿”,则是对仙竹生长环境的进一步描绘。这里的“秋风”不仅指秋天的风,还暗示了仙竹生长在寺庙之中,得到了寺庙的庇护。同时,“六七竿”也表明了仙竹的数量并不多,给人一种珍贵之感。
    第三句“至今含雨色,长夏拂云寒”,则进一步描绘了仙竹的特性。这里的“含雨色”既形容了仙竹的颜色,又暗示了仙竹的生长环境。“长夏拂云寒”则描绘了仙竹在夏天仍然保持一种清新凉爽的状态,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接下来四句是对仙竹主人的描绘和祝福。第四句“神女金丝佩”,通过“金丝佩”这个细节,描绘了仙女的美丽和高贵。第五句“仙翁锦箨冠”,则通过“锦箨冠”这个细节,描绘了仙人的威严和神秘。最后两句“建标应有待,曾此下青鸾”,则是对仙竹主人的期望和祝愿。这里的“建标”可以理解为建立自己的标志或目标,而“下青鸾”则寓意着能够获得成功和幸福。
    这首诗以仙竹为主题,通过对仙竹的描绘和对仙竹主人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