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蹇何年种,青苍暮色酣。
半身犹直上,全势欲倾南。
古壁龙鳞合,空巢鹤影参。
岁寒终见尔,霜雪老能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译文:
南岳衡山祠前那棵古老的松树,
它多么高大挺拔,历经沧桑仍不屈服。
它半身还直插云端,全势要倾倒南面。
古壁上龙鳞般排列着松针,空巢鹤影参差地映衬。
岁寒时节终见你坚韧不屈,霜雪严寒也难不倒你。
注释:
- 南岳衡山祠前:指衡阳县南岳庙前的古松。
- 偃蹇(yǎn jǐn):高耸、弯曲。
- 青苍暮色酣(hān):形容青苍之色与暮色交融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 半身犹直上:指古松的半边身子依然挺拔向上。
- 欲倾南:想要向南倾倒。
- 古壁龙鳞合:古壁之上有像龙鳞一样排列的松针。
- 空巢鹤影参:指空荡荡的树枝间,有如鹤影般参差排列。
- 岁寒终见尔:指在寒冷的环境中,你始终坚贞不屈。
- 霜雪老能堪:指在严寒的霜雪中,你也能经受得住考验。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南岳衡山庙前那棵古松的赞美之作。诗中通过描绘古松的形态和姿态,表达了对其坚强不屈精神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古松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