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愁怜杜子,多病愧相如。
避地风尘里,还家瘴疠馀。
春随南国雁,书滞北溟鱼。
故里劳相问,于今未定居。
【注释】
- 奉次吴县丞:指应吴县县尉之邀,写一首诗。
- 长愁怜杜子:李白曾称杜甫为”杜子”,这里以杜甫自比。
- 多病愧相如:相如指司马相如,他因得罪汉武帝而被免官,长期居住在贫民区,生活贫困潦倒。
- 避地风尘里:指躲避战乱的艰难岁月。
- 还家瘴疠馀:回家后仍受瘴疠的困扰。瘴疠,南方山林中一种有毒的气体和植物。
- 春随南国雁:春天时南归的大雁。
- 书滞北溟鱼:书信不能寄到北方。
- 故里劳相问:家乡的人在关心询问。
- 未定居:没有安定下来。
【赏析】
此诗是作者奉吴县县尉之邀而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苦闷与忧虑。
第一句“长愁怜杜子”,诗人用杜甫自比,表现出了深深的同情。杜甫一生坎坷,屡遭挫折,但他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不屈不挠。
第二句“多病愧相如”,诗人以司马相如自比,也流露出自己的苦闷与无奈。司马相如曾经因为触犯皇帝而被免职,流放至贫民区,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
第三句“避地风尘里”,诗人用“避地”来形容自己的处境,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悲凉。当时正值战乱时期,人们纷纷逃离家乡,躲避战乱的艰难岁月。
第四句“还家瘴疠馀”,诗人再次提到家乡,也表现了自己的无奈与悲凉。家乡的人们还在受到瘴疠的困扰,而自己却无法回去探望他们。
第五句“春随南国雁”,诗人用“春随”来形容春天的到来,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悲凉。春天时大雁南飞,而自己却无法回到家乡。
第六句“书滞北溟鱼”,诗人用“书滞”来形容书信无法寄出,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悲凉。当时通信非常困难,书信无法寄出去,只能寄托在远方的家人和朋友身上。
第七句“故里劳相问”,诗人用“故里”来形容家乡,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悲凉。家乡的人在关心询问着自己,但自己却无法回应他们的关切。
第八句“未定居”,诗人用“未定居”来形容自己的处境,也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悲凉。自己一直漂泊不定,无法安定下来。
此诗通过描写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身的痛苦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