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刹萧条隐石根,荒城高下带沙墩。
断云南雁日初出,旷野北风天正昏。
羽檄屡传淮甸急,龙艘犹滞海门屯。
湖山不尽登临兴,回首乡园独怆魂。

春同旷伯逵周叔用徐仲孺登秋屏阁,是日闻淮郡有警。风沙黯然赋呈万德躬孙伯虞诸君子。

【注释】:同:一起;秋屏阁:在安徽凤阳的一座建筑,因秋天景色宜人而命名;秋屏:指秋天景色优美;赋呈:作诗赠送;万德躬:即万俟道颜,字德仁,南唐宰相;孙伯虞:即孙晟,字伯虞。

译文:

春天和旷伯逵、周叔用、徐仲孺等一同登上秋屏阁。这天听说淮郡有紧急情况。风沙暗淡,我写下这首诗赠给万俟道颜、孙伯虞诸位君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送的是好友万俟道颜和孙伯虞。首联写景,颔联写情,颈联写事,末联抒情。全诗以送别为题,但并不直说,而是从送别的环境气氛着笔,通过描写风沙黯淡的景象来渲染送别时的凄清氛围,抒发了对离别的伤感之情。

“古刹萧条隐石根”,诗人首先描绘出一幅古寺荒凉的画面,突出了寺院的萧索之感,同时暗示出友人即将离京远去的情境。“荒城高下带沙墩”,诗人接着描述了这座荒芜之城的轮廓,以及它周围被沙丘所环绕的情景。这一细节描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还进一步强调了离京的孤寂感。

“断云南雁日初出,旷野北风天正昏”,“断”字在这里既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也暗示了时间的紧迫感。南雁初飞,天空渐明,北风凛冽,天色将暗,这些自然景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凄凉而又孤独的氛围。这种天气变化不仅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时间的流逝,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

“羽檄屡传淮甸急”,这里使用了“羽檄”这个词,通常用于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使者所持的一种文书,此处用以形容战事频繁。诗人通过“屡传”这个动词,表达了对战争不断升级的担忧以及对局势恶化的无力感。

“龙艘犹滞海门屯”,这里的“龙艘”指的是大型战舰,它们仍然停泊在港口里,没有出发的迹象。这个细节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氛围,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友人安危的深切关心。

“湖山不尽登临兴,回首乡园独怆魂”,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眷恋之情。湖水和山峦虽然美丽壮观,但无法平息内心的忧愁与思念。当诗人独自站在高处回望故乡时,那种深深的思乡之情使他感到无比的悲伤。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充满忧国忧民情怀、内心充满痛苦和无奈的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