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岐龙氏多才俊,喜见长沙旧校官。
乡国十年犹客舍,风尘四海只儒冠。
山中采药无人识,石上题诗有客看。
西望禾峰青万丈,为君长啸送飞翰。

诗句解释:

  1. 黄岐龙氏多才俊 - 此句表明黄岐(地名,位于中国湖南省)的龙家子弟多才多艺。
  2. 喜见长沙旧校官 - 这里的”长沙”是湖南的一个城市,”旧校官”指的是曾在长沙任过官职的人,可能是指龙非池的过去。
  3. 乡国十年犹客舍 - 表示即使已在外工作多年,但仍然如同客人般生活,没有归属感。
  4. 风尘四海只儒冠 - “风尘”指世间的纷扰和尘埃,”儒冠”则是古代读书人的头巾,这里比喻为学者的生活状态。
  5. 山中采药无人识 - 描述一个人在深山中采集药材,却因为其独特而难以被他人理解或认出。
  6. 石上题诗有客看 - 描述了在石头上刻写诗歌,并有人观赏的情景。
  7. 西望禾峰青万丈 - 描绘向西远眺时所看到的景色,”禾峰”可能是一个地名,”青万丈”形容山峰的颜色和雄伟景象。
  8. 为君长啸送飞翰 - 用长啸声来表达对朋友的祝福和告别。”飞翰”可能指书信或消息,诗人通过这种方式传递自己的情感和祝愿。

译文:

赠别龙非池
黄岐龙氏多才俊,喜见长沙旧校官。
虽然乡国生活如客舍,风尘之中只戴儒冠。
深山采药无人识,石上题诗有客观。
西望禾峰青翠高,长啸送飞翰以祝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友情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的“黄岐龙氏多才俊”,不仅赞扬了友人的才华横溢,也暗示了龙姓在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地位和影响力。接着提到“喜见长沙旧校官”,这不仅说明了与友人曾经的共事经历,也表现了诗人对于长沙这个地方的情感联结。

诗中提到“乡国十年犹客舍”,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多年的无奈和辛酸,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乡的眷恋和向往。“风尘四海只儒冠”则揭示了诗人虽身处乱世,依然坚守儒家的道德和学识,展现出他的高尚情操和不随波逐流的决心。

最后两句“山中采药无人识,石上题诗有客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诗人独自在深山中寻找草药,而石头上的诗词却吸引了众多访客的目光。这种反差增添了诗意的深度,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是对现实的无奈,另一方面是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

“西望禾峰青万丈”,“长啸送飞翰”则展现了诗人豪情壮志的一面,他向西远眺望,心中充满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坚定的支持。整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怀,也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对远方朋友的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