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过溪南访草庭,绝怜高隐静仪型。
雨沾竹色侵书帙,云拥岚光落座屏。
松径晓开岩雪白,稻田冬护水烟青。
何由跨犊闲来往,日听先生讲道经。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句的理解。解答时,首先读懂全诗,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寄罗明道”,是说这首诗是给罗明道的。从诗中看,此诗当为作者在一次访草庭时所作。

“溪南访草庭”:溪南,即溪水的南边,指草庭所在地的南面。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溪南的山石、树木都当作有生命的人来写,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绝怜高隐静仪型”:高深的隐居生活,宁静而高雅的生活。仪型,形容人的仪表、风度和气质。诗人赞赏高隐的生活,并想象其生活情景。

“雨沾竹色侵书帙”:雨打到了竹子上,竹色被浸染了,好像雨点打在书上,使书页也染上了色彩。这里的意境非常优美,给人以清新之感,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清幽的竹林之中。

“云拥岚光落座屏”:云雾环绕着山岚之光,落在了窗上的屏风上,使屏风变得朦胧起来,宛如仙境一般。

“松径晓开岩雪白”:清晨,阳光照进山谷,照亮了松林小路上覆盖着的岩石,岩石上的积雪显得格外洁白明亮。这里的景色十分美丽,使人感到如梦如幻。

“稻田冬护水烟青”:稻田在冬天依然需要保护,水汽上升形成薄雾,使得稻田周围的空气变得湿润,呈现出一片青色的景象。这里的景物描写十分生动,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田野之中。

“何由跨犊闲来往”:我该如何才能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地来回走动呢?这里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的愿望。

“日听先生讲道经”:每天都能听到先生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这里的意境非常优美,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春日里雨后山间景色的宁静与秀丽,以及作者对此景色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陶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