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山腰三四家,枫林茆屋带苍葭。
野人敲火夜然竹,溪女踏云朝浣沙。
水落寒潭鱼可捕,草肥秋垄兔堪罝。
有时刀槊还登砦,鸡犬萧萧隔暮霞。
【注释】
水口:山间的溪流入口处,这里指一处地名。田家:农家。茅屋:用茅草盖成的屋子。苍葭:即蒹葭,是一种植物,茎叶青色。野人:指山中的隐士或渔夫。敲火:用火把照明。然:点燃。竹:指竹筒。踏云:形容轻飘飘地行走在云上。浣沙:洗衣服。水落:水流减少。潭:小河。可捕:可以捉到。草丛中长满了秋草,兔子可以吃它的草。刀槊:古代兵器。砦:军事要塞。鸡犬:鸡和狗。萧萧:形容声音凄切,这里比喻暮色中传来的鸡鸣狗吠声。
【赏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诗人描绘了山村夜晚宁静、清寂的景象,以及渔翁在溪边捕鱼、浣纱姑娘洗沙的场景。全篇以“寒”“清”“静”等字词为基调,勾画出一幅幅优美的山水图画,表现了山村的静谧之美。
前四句写山村夜景与劳作景象。首二句点出山村位置,“水口山腰三四家”,写出山村的地理位置;“枫林茆屋带苍葭”,则描绘了山村夜晚的静谧与美丽,“带”字将枫林与茅屋联系起来,形象地表现了茅屋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的景象。后两句则写渔翁夜钓,浣沙女晨起劳作的情景。“野人敲火夜然竹”,写渔翁点燃竹筒里的火,照亮四周环境;“溪女踏云朝浣沙”,写浣沙女轻飘飘地行走在云上,洗衣而归,生动地描绘了劳动场景。
中间六句写山村秋景与丰收景象。“水落寒潭鱼可捕,草肥秋垄兔堪罝”,描写了秋天里鱼儿在水中游动,兔子在地里蹦跳,形象地表达了秋天的丰收景象。
后四句写山村的傍晚景象。“有时刀槊还登砦,鸡犬萧萧隔暮霞”,写夕阳西下时,村中的人们开始收工回家,鸡犬之声渐渐消失,只剩下晚霞映照下的村落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
整首诗以“寒”“清”“静”等字词为基调,勾画出一幅幅优美的山水图画,表现了山村的静谧之美。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村夜晚的宁静与美丽,以及渔翁和浣沙女在大自然中的劳作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