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已过寒雨稀,客情物色共依微。
庭前幽草忽如积,江上落花浑欲飞。
风云惨淡随长戟,尘土萧条上短衣。
云亭江上麦田熟,昨夜月明还梦归。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句:清明已过寒雨稀,客情物色共依微。
- 清明:清明节,通常在农历四月初五。
- 寒雨稀:细雨绵绵,气温较低。
- 客情:指诗人旅途中的心情和遭遇。
- 物色:景物、景象。
- 依微:细微、微弱。
- 注释:清明节过后,天气渐冷,细雨连绵,诗人的心情也因此变得有些忧郁和孤独。
第二句:庭前幽草忽如积,江上落花浑欲飞。
- 庭前:指诗人住所附近的庭院。
- 幽草:指庭院中生长的低矮、茂密的草木,常常用来表达一种安静、寂寞的氛围。
- 忽如积:形容草丛茂盛的样子,好像堆积起来一样。
- 江上:指南方江河之滨,此处指诗人所在地附近。
- 落花:春天结束,花朵凋零的景象。
- 浑欲飞:形容花儿仿佛要随风飘走。
- 注释:诗人看到庭院中的花草繁盛,联想到自己的游子身份,不禁感慨万千。
第三句:风云惨淡随长戟,尘土萧条上短衣。
- 风云惨淡:指天空阴沉,云气昏暗,气象不明朗。
- 长戟:古时兵器的一种,这里比喻战乱、动荡。
- 尘土萧条:尘土飞扬,环境荒凉。
- 短衣:古代士兵常穿短衣作战,这里借指战士或士兵。
- 注释: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自己对战争和社会动荡的担忧和不满。
第四句:云亭江上麦田熟,昨夜月明还梦归。
- 云亭:古代建筑,多用于观景或休息。
- 江上:江边。
- 麦田熟:指麦子成熟的季节,是丰收的象征。
- 昨夜月明:指诗人昨晚的梦境。
- 梦归:梦见回到故乡。
- 注释:诗人在梦中回到了家乡,但醒来后仍然感到孤独和迷茫。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旅途中看到的风景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其中,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