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西岩在眼中,可堪踪迹堕尘红。
午门待漏惊寒月,丙舍看书忆晚风。
谁引小车寻故友,独骑瘦马伴羸童。
他年投老珠林曲,赖尔过从慰此翁。
【注释】
南涧:指山南的水。西岩:指山中石壁下的洞穴。踪:踪迹,行迹。堕尘红:落入尘土的红色。丙舍:即丙舍之庐,指官署中的书斋。过从:往来。慰:安慰。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晚年。诗人回忆了当年与萧翀等人在南涧、西岩游赏的情景,表现了他怀念故人的心情。
首联“南涧西岩在眼中,可堪踪迹堕尘红”,写眼前景,以眼前景抒发感慨。诗人当年游览南涧、西岩时,景色如画,如今自己已是满头白发,年老体衰,不禁感慨万千。“南涧”“西岩”为眼前实景,而“踪迹堕尘红”一句则暗寓诗人的感叹。
颔联“午门待漏惊寒月,丙舍看书忆晚风”,写往事如梦。诗人回忆起当年在午门等待皇帝召见的情境,以及在丙舍读书时思念故乡的情景。“午门”指皇宫正门,这里借代朝廷;“漏”指时间;“寒月”指月光冷清;“丙舍”指官署中的书斋;“晚风”指夜晚凉爽的风。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颈联“谁引小车寻故友,独骑瘦马伴羸童”,写友情深厚。诗人回忆起当年与友人一起骑马游玩的情景,他们互相扶持、互相关心。这里的“小车”指的是一种轻便的小车辆,供官员们乘坐。“谁引”表示是谁引领着他们去追寻旧日的朋友们。“羸童”指身体瘦弱的孩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友谊的珍视和怀念。
尾联“他年投老珠林曲,赖尔过从慰此翁”,展望未来生活。诗人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再次与朋友们相聚,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这里用“投老”来比喻自己的晚年,用“珠林曲”指美丽的山水风光,表达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希望得到朋友的关照和陪伴,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愉快。尾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