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空蒙曙色浮,闻鸡冲雨下焚艛。
潮头舟楫同千里,海上山川自一州。
土釜饭香分叶裹,瓦瓶酒熟倩藤勾。
可能欲别仍回首,苏李遗风尚可求。
三月十四日渡海将北归
天水空蒙曙色浮,闻鸡冲雨下焚艛。
潮头舟楫同千里,海上山川自一州。
土釜饭香分叶裹,瓦瓶酒熟倩藤勾。
可能欲别仍回首,苏李遗风尚可求。
译文:
三月十四日,我踏上了渡海北归的旅程。清晨的水汽朦胧笼罩着天空,太阳刚刚升起,光芒在水面上闪烁。听到鸡鸣声,我在瓢泼大雨中出发了。潮水上涨,船只与陆地的距离似乎只有咫尺之遥。海上的景色,如同一个缩小版的世界,山川河流都显得那么熟悉。我带着简单的饭菜,用树叶包着,准备在路上食用。晚上,我用藤蔓做了一个小瓶子,里面装满了米酒。虽然即将分别,但心中依然充满了不舍。我想到李白和苏轼这两位古代诗人,他们对文学的追求和才华,至今仍令人钦佩。
赏析:
此诗是一首纪行诗,记录了作者在三月十四日乘船渡海北归的情景。从“天水空蒙曙色浮”开始,描绘了清晨海面上的美景,以及作者对未知旅途的期待。接下来,描述了海上的生活,如“闻鸡冲雨下焚艛”,展现了海上生活的艰难和艰辛。然而,尽管生活艰苦,作者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如“潮头舟楫同千里,海上山川自一州”。这种乐观的态度使得诗歌充满了正能量。
诗中的“苏李遗风尚可求”一句,既指代了历史上的诗人李白、苏轼,也表达了作者对古人才情的敬仰之情。这种敬仰之情贯穿全诗,让诗歌更加具有感染力。
这首诗以纪行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大海和未知旅途的热爱和期待。同时,诗中也融入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使得诗歌更具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