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原如席万山穷,南望雷阳杳渺中。
风卷草沙鸣淅沥,日衔川雾转曈昽。
山场云逐盐烟起,野港潮随蜃雨通。
不尽登临怀古意,喜闻遗庙有旌忠。
【注释】
望雷阳城:指登雷州雷阳县的雷山之巅。雷阳,即雷州半岛南端雷州市。雷阳城,即雷州的县城。雷州古时属于岭南道,今为广东省的一个县。四原如席万山穷,南望雷阳杳渺中。四原,指雷州半岛四边的平原。如席,比喻平坦广阔。万山,形容山峦重叠、层叠起伏。穷,尽。杳渺中,意喻遥远而模糊。风卷草沙鸣淅沥,日衔川雾转曈昽。风卷草沙,指春风吹拂下,草木沙石发出声响。沙鸣,沙土发出的响声。淅沥,小雨的声音。川雾转曈昽,指天空中的云气渐渐消散,太阳出来照在海面上,光芒四射,犹如初升的太阳(曈昽)。山场云逐盐烟起,野港潮随蜃雨通。山场,指山间的空地。云逐,指云彩随着风向移动。盐烟,指海边的海盐味。蜃雨通,指海市蜃楼现象。
不尽登临怀古意,喜闻遗庙有旌忠。不尽登临,意思是说登高远眺,无法看到边陲的景象。怀古意,是指怀着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遗庙,指的是过去帝王或英雄的墓地。旌忠,指的是表彰忠诚的意思。
【赏析】
此诗作于元末明初,诗人在游览雷州雷阳县时所写。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意境。首句描写了雷州半岛广阔的平原景象,次句描绘了南望雷阳时的迷茫与期待,第三句则通过风卷草沙的声响和日落川雾的景色营造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气氛。接下来的诗句分别描绘了山间云雾、海边蜃楼等自然景观,最后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遗迹的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