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上遥峰曙色催,日光林影共徘徊。
藤花乱落溪风起,木叶骤鸣山雨来。
涧道水深行处转,石门云气望中开。
潘仙何许烧丹去,拟共吹笙拂紫苔。

诗句原文:

东上遥峰曙色催,日光林影共徘徊。

藤花乱落溪风起,木叶骤鸣山雨来。

涧道水深行处转,石门云气望中开。

潘仙何许烧丹去,拟共吹笙拂紫苔。

翻译:
清晨的曙光催促着我向东方攀登,我在日光下的影子在森林中来回徘徊。藤花纷纷落下,溪边的微风吹起,树木在猛烈的山雨中发出急促的响声。涧道里的水流很深,行走之处需要转弯,而那石门上的云雾弥漫,仿佛在远方就能感受到它的气息。潘仙啊,你为何要离开这里去寻找炼丹之道?我打算和你一起吹奏笙乐,抚摸那些紫色的苔藓。

注释:

  • 东上遥峰:形容高耸入云的山峰。
  • 曙色催:早晨的景色使人感到时间的紧迫。
  • 日光林影:阳光照在树木和影子中。
  • 藤花乱落:形容花瓣随风飘散的样子。
  • 溪风起:溪流旁的风开始吹动。
  • 木叶骤鸣:树叶被风吹动发出的声音。
  • 涧道水深:涧道里的水流很深,行走之处需要转弯。
  • 石门云气望中开:石门上的云雾弥漫,好像在远方就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 潘仙:对潘士谦的尊称。
  • 烧丹去:指寻找修炼成仙的道路。
  • 吹笙拂紫苔:吹奏笙乐,抚摸紫色的苔藓。

赏析:
这首诗是刘崧在高州回忆潘士谦时所作。诗中描绘了高海拔地区的壮丽景色和大自然的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潘士谦的怀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充分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