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东南是帝京,五云缭绕九重城。
光风尽解龙河冻,丽日徐开凤阙晴。
春宴戴花迎彩燕,早朝穿柳听宫莺。
前年我亦陪供奉,此日偏怜送别情。

【注释】

(1)淮海东南:淮水以东,海州以南,是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发祥地。帝京:即南京。

(2)五云缭绕:指皇城上的五色云气缭绕。九重城:皇宫有九重门,故称。

(3)光风:和煦的春风吹拂。龙河:黄河之别称。冻:凝固,结冰。

(4)丽日:晴朗的天气。凤阙:皇宫的美称。

(5)春宴戴花迎彩燕,早朝穿柳听宫莺:春天宴会上戴花迎接彩燕,早朝穿柳听宫女唱歌。

(6)前年我亦陪供奉,此日偏怜送别情:前年我也曾陪同皇帝侍从,今日却特别感伤离别之情。

【赏析】

《送北平省都事樊仲郛赍洪武七年正旦贺表上南京二首》,这是一首送别词。作者在送别时,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人感到亲切自然,真实感人。全词语言平易、朴实,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但字里行间又流露出真挚的感情,读来令人动情。

第一首开头两句说:“淮海东南是帝京,五云缭绕九重城。”意思是说淮海东南是帝京南京,皇城的四周被层层叠叠的彩云环绕着,显得非常壮观。“五云”是指天上五彩缤纷的云雾。“九重城”是形容皇宫高而厚,层层相叠,好像有九重城墙一样。这两句是说南京皇城高大而雄伟,气势磅礴。

接下来“光风尽解龙河冻,丽日徐开凤阙晴”两句,意思是说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河面,冰雪融化后河面上的水波荡漾;晴朗的天空中太阳慢慢地升起,照得皇宫的楼阁更加美丽明亮。这里的“龙河”是指黄河,因为黄河上有一座桥叫做“龙桥”。这两句是说春天到了,河面上的冰雪融化,阳光温暖,天空中的太阳慢慢地升起,把皇宫楼阁照得更加明亮美丽。

第三句“春宴戴花迎彩燕,早朝穿柳听宫莺”的意思是说春天的时候,人们会戴着各种颜色的鲜花参加宴会,迎接彩燕的到来;早晨的时候,人们会穿着绿衣柳条做成的衣服,倾听宫中黄莺婉转的歌声。这里的“彩燕”是指燕子。“早朝”指的是古代官员上朝的时间。这两句是说春天来了,人们会穿上各种鲜艳的衣服,迎接燕子的到来;早晨的时候,人们会听着黄莺婉转动听的歌声去上班工作。

第四句“前年我亦陪供奉,此日偏怜送别情”的意思是说前年的时候我也曾陪同皇上侍从左右,所以今天特别感伤离别之情。这里的“供奉”是指侍奉皇帝的人。这两句是说前年的时候我还曾陪伴在皇上的身边,所以今天特别感伤离别之情。

第二首开头两句说:“春宴戴花迎彩燕,早朝穿柳听宫莺。”意思是说春天的时候,人们会戴着各种颜色的鲜花参加宴会,迎接彩燕的到来;早晨的时候,人们会穿着绿衣柳条做成的衣服,倾听宫中黄莺婉转的歌声。

接下来“春宴戴花迎彩燕,早朝穿柳听宫莺”两句,意思是说春天的时候,人们会戴上各种颜色的鲜花参加宴会,迎接彩燕的到来;早晨的时候,人们会穿着绿衣柳条做成的衣服,倾听宫中黄莺婉转的歌声。这里的“彩燕”是指燕子。“早朝”指的是古代官员上朝的时间。这两句是说春天到了,人们会穿上各种鲜艳的衣服,迎接燕子的到来;早晨的时候,人们会听着黄莺婉转动听的歌声去上班工作。

第三句“春宴戴花迎彩燕,早朝穿柳听宫莺”的意思是说春天的时候,人们会戴着各种颜色的鲜花参加宴会,迎接彩燕的到来;早晨的时候,人们会穿着绿衣柳条做成的衣服,倾听宫中黄莺婉转的歌声。这两句是说春天到了,人们会穿上各种鲜艳的衣服,迎接燕子的到来;早晨的时候,人们会听着黄莺婉转动听的歌声去上班工作。

第四句“前年我亦陪供奉,此日偏怜送别情”的意思是说前年的时候我也曾陪同皇上侍从左右,所以今天特别感伤离别之情。这里的“供奉”是指侍奉皇帝的人。这两句是说前年的时候我还曾陪伴在皇上的身边,所以今天特别感伤离别之情。

这两首诗都是作者为朋友樊仲郛写的送别词。作者通过描绘明太祖南京宫殿的宏伟壮丽,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感慨和不舍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