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强嗟何在,繁华总弃捐。
扫除应假手,覆败已骈肩。
野昔耕无犊,民今坐有毡。
飞霜收杀气,清旭丽居廛。
禾水春前绿,屏山雪后妍。
遗氓喜相劳,早晚赋东旋。

【注释】

乙巳:天干地支组合,即1945年;闰十月十五日:闰年十月十五日。

永新破:永新县被攻克后。诸凶:各种凶徒。

就戮:就义。无遗:没有遗漏的。

崛强嗟何在:感叹那些强壮有力的人在哪里?

繁华总弃捐:繁华都舍弃了。

扫除应假手:清扫应该由别人来完成。

覆败:覆灭、失败。已:已经。骈肩:肩膀并着肩膀,形容人多。

野昔耕无犊:以前耕田没有牛。

民今坐有毡:现在老百姓坐着都有毡子盖着。

飞霜收杀气:飞雪收敛了杀气。

清旭丽居廛:清晨阳光照耀着集市。

禾水春前绿:春天的禾苗和流水都是绿色的。

屏山雪后妍:屏风般的山峦在雪后的景色更加秀丽。

遗氓:指失去的人。相劳:相互慰劳。

早晚赋东旋:希望不久能回到故乡东边。

【赏析】

这首诗是1945年10月15日毛泽东为祝贺江西永新县收复沦陷区而写的一首七绝。全诗共三十二韵,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描写永新县解放后的情景;另一部分写作者自己的愿望。第一部分中,“崛强嗟何在”五字点明主题,抒发了作者对国民党统治下人民遭受苦难的同情,也表达了对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取得胜利的赞美。接着四句写永新县解放后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扫”字用得很妙,既表示要扫除一切旧的东西,又表示要由人们来动手完成这一任务,表现出人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下八句则描绘了永新人欢欣鼓舞的情景,“禾水春前绿”两句,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田野里生机盎然的景象。“遗氓”两句写人民安居乐业,“早晚”两句写人民盼望早日回到故乡。最后两句,诗人以景结情,寄寓了自己渴望回到故乡的心情。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