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柏树八九株,树上百千啼老乌。乌能返哺本孝鸟,奈何朝夕争喧呼。
夕眠昼坐不得息,有时奋疾试一驱。东枝乍起西枝落,去不能远仍旋趋。
岂无弓与缴,尔独不我虞。嗟哉慈乌尾毕逋,借尔柏树生汝雏。
雏成报汝劳与劬,便当归飞东海隅。海隅有山从尔居,悯尔至孝惜尔愚,慎尔利口毋趑趄。
慈乌叹
台前柏树八九株,树上百千啼老乌。
乌能返哺本孝鸟,奈何朝夕争喧呼。
夕眠昼坐不得息,有时奋疾试一驱。
东枝乍起西枝落,去不能远仍旋趋。
岂无弓与缴,尔独不我虞。
嗟哉慈乌尾毕逋,借尔柏树生汝雏。
雏成报汝劳与劬,便当归飞东海隅。
海隅有山从尔居,悯尔至孝惜尔愚,慎尔利口毋趑趄。
赏析:
慈乌,一种鸟类,其鸣声如“乌——乌——”,故得名。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写慈乌的生活和行为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八、九棵柏树矗立在台前,树上百千只慈乌在哀鸣。这里的“八九”和“百千”都是夸张的手法,用来形容柏树的高大和慈乌的数量之多。
第三句“乌能返哺本孝鸟,奈何朝夕争喧呼。”是对前两句的深入解读。乌是一种鸟类,它们会将食物哺养在自己幼崽身上,这是它们的本能。然而,乌们却因为争夺食物而彼此争斗不休,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和谴责。
接下来的四句描述了乌们的生活状态。它们日夜不停地鸣叫,试图吸引人们的注意。有时还会奋不顾身地冲出去追逐什么。然而,无论它们如何努力,最终还是无法逃脱被捕捉的命运。这句诗揭示了乌们悲惨的处境和无奈的心情。
接下来的句子“岂无弓与缴?尔独不我虞。”则提出了一个疑问:难道没有弓箭和网吗?为什么你们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呢?这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乌们的担忧和同情。
诗人以感叹的语气说:“嗟哉慈乌尾毕逋,借尔柏树生汝雏。”这是对上一句的回应,也是整首诗的关键所在。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乌们的同情和理解。他们虽然已经失去了自由,但仍然选择在柏树上生下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多么伟大而又无私的行为啊!
最后两句“雏成报汝劳与劬,便当归飞东海隅。”则是对整个故事的总结。雏鸟长大后会回报父母辛勤付出的恩情,然后回到遥远的东海之滨继续自己的生活。这里既包含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寄托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爱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慈乌生活状态的描绘和对其命运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慨。它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又具有艺术感染力,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